画工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3:2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84页(423字)

画师,也称丹青师付,指以绘画为职业的艺术工人。

画师的作品技艺工巧,但得其形似,失其神理。古代文论中经常把“画工”与“化工”对举,指艺术表现上倾重人工雕琢,缺少活力,有失真实自然之旨。

明李贽《杂说》:“《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要知造化无工,虽有神圣,亦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第二义矣。”李贽提倡童心说,要求文学作品要真实自然,反对过分地人工雕琢,他指出高则诚的《琵琶记》虽然极其工巧,艺术上却是失败之作:“彼高生者,固已殚其力之所能工,而极吾才于既竭。惟作者穷巧极工,不遗余力,是故语尽而意亦尽,词竭而味索然亦随以竭。

”他指出《琵琶记》不真实,故缺乏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似真非真,所以入人之心者不深”。古代文论中赞许“化工”,贬抑“画工”,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创造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