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趣、神、色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3:5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89页(591字)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关于戏曲内容特性的概括,包括作品的主题、题材、结构、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等。

汤显祖在《答吕姜山》中说:“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汤显祖以此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反对沈璟代表的“格律派”过分注重形式的主张。结合汤显祖在其他文章中所论来看:意,强调作品意境所达到的深度,要有“在笔墨之外”的意趣;趣,指生动有趣的题材和对人能起到风教作用的趣旨;神,风神,是奠基于现实主义之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手法;色,气色,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明快的艺术风格,反对拟古派的雕琢和窒滞。

他的主张在明代中叶复古风盛的时候,具有鲜明的战斗性。他的名着《牡丹亭》正是“文以意趣神色为主”理论的实践。

明末沈际飞在为汤显祖文集题词中指出:“若士积精焦志于韵语,而竟不自知其古文之到家。秾纤修短,都有矩矱。

机以神行,法随力满。

言一事,极一事之意趣神色而止;言一人,极一人之意趣神色而止。”汤显祖强调“意趣神色”的理论和实践,是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代表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利益。因此他的理论不仅在当时“汤沈之争”中明显地占着上风,而且影响到后世的戏曲创作和文学批评,明代“公安派”所倡导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就受到汤显祖的很大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