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馆画手,一堂木偶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4:2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91页(496字)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对那些平庸而无生气的艺术作品的谑称。

唐时有弘文、崇文、国子三馆,为士子修业之所,又有昭文、集贤、史馆三馆,掌藏书、校书、修史之职。宋初继承唐制,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三馆画手”即指学堂气、书生气很重的艺术家。汤显祖在《点校虞初志序》中说,《虞初志》一书“以奇僻荒诞,若灭若没,可喜可愕之事,读之使人心开神释,骨飞眉舞。”“意有所荡激,语有所托归,律之风流之罪人,彼固歉然不辞矣。使咄咄读古,而不知此味,即日垂衣执笏,陈宝列俎,终是三馆画手,一堂木偶耳,何所讨真趣哉!”这里所说的“真趣”,是汤显祖所追求的艺术精髓,是指“真情”在艺术作品中的反映。汤显祖一生最反对那种以理入的概念化作品。这里把它们比作没有真趣的木偶,也正是从强调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出发的。他主张填词作曲要能“令后世之听者泪,读者颦,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焚香记总评》)而达到这种效果的关键是“尚真色”、寄真情、写真趣。“三馆画手,一堂木偶”是对明代复古主义指导下的形式主义文艺创作的辛辣批评。这对进步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起到了鼓舞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