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而发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6:0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600页(629字)

袁宏道对于通俗文艺与民间文学特点的评价,见《叙小修》:“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指出民间诗歌的特点是“任性而发”,是说民间诗歌最能表现真实感情,最能自然地流露至情,自由地抒发胸中的积郁,袁宏道认为这才是“真诗”。他认为这种民间诗歌高于文人学士之诗:“古之为风者,多出于劳人思妇。夫非劳人思妇为藻于学士大夫,郁不至而文胜焉,故吐之者不诚,听之者不跃也。……要以情真而语直,故劳人思妇,有时愈于学士大夫;而呻吟之所得,往往快于平时。

”民间诗歌高于文人学士之诗就在于能够真率地抒吐其感情,不象文人学士那样“吐之者不诚”,有积郁不敢表现。文士之诗“吐之者不诚”,其感情就不是真感情,就不是“真声”;民间诗歌“任性而发”,抒吐真情,“故多真声”,而只有“真声”,才能传世。

袁宏道高度赞扬民间诗歌,是他提倡“独抒性灵”的基本文艺思想的表现,表现了崇尚真情实感自由抒发的强烈倾向。这一思想具有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自由的进步意义。他这样高度赞扬民间诗歌“任性而发”,也是用以反对复古派的依傍蹈袭,他指出民间诗歌能够“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是可喜也”,就是赞扬民间诗歌是独创的诗歌。袁宏道对民间诗歌的特点的认识和高度评价都是十分可贵的见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