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情单绪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6:2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603页(479字)

指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

这是明代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所提倡的一种歌艺术风格。钟惺在《诗归序》中说:“真诗者,精神所为也。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于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钟惺认为“真诗”是“精神”的表现,“精神”就是性灵,亦即性情。它集中体现为一种幽深而孤独的情绪,它存在于喧闹的现实生活环境里,是一种虚无飘渺、超尘拔俗、远离现实世界的思想感情。在诗歌中,这种“精神”表现为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

钟惺表示,他是为了矫正前、后七子和公安派的流弊,才提出这种要求的。前、后七子复古派,从语言形式变化的具体途径入手,极肤、极狭、极热,病在空廓;公安三袁革新派,针对七子之弊,提倡“独抒性灵”,又矫枉过正,失于俚俗。

他则“别出手眼,另立幽深孤峭之宗,以驱驾古人之上”(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故评选《诗归》一书,并为之序,以召示后学。但他既没有摆脱七子乞灵于古人的流弊,又发展了公安派“独抒性灵”的消极成分,使诗歌创作道路更加狭窄,诗歌的思想内容更加空虚,诗歌的艺术风格趋向僻奥冷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