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虚构象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50:4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629页(1234字)

指通过艺术构思创造形象。

这是刘熙载关于艺术的虚构和形象化的理论主张。语出《艺概·赋概》:“赋以象物,按实肖象易,凭虚构象难。能构象,象乃生生不穷矣。

”“象物”即反映客观事物,表现现实生活。刘熙载认为文学的“象物”有两个方面,一是“按实肖象”,即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形貌进行描写,求其“形似”。一是“凭虚构象”,即在“肖象”的基础上,经过艺术构思,经过想象、虚构,“无中生有”,创造出艺术形象。

刘熙载指出,“肖象”与“构象”有难易之分。“肖象”虽然比较容易把握,只写其形貌的真实,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局限性很大。

因此,刘熙载要求艺术家虚构艺术形象,从生活实际出发,而又不局限客观事物本身,通过想象、联想,加深对生活中大量事物的观察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概括综合,从而创造出艺术形象。

这种形象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照抄,它是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艺术创造性,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给人以层出不穷的美感享受,所以刘熙载说:“能构象,象乃生生不穷矣。”

“生生不穷”的“象”就是艺术典型,或艺术境界。它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既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又有现实的根源。刘熙载对艺术典型化的认识是很深刻的。他说:“东坡《水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词曲概》)《水龙吟》词写杨花是合,写思妇是离。以花喻人,写人又寄杨花特点,是所谓不离不即,又离又即。

不离,即不脱离客观的“实”,就是“按实肖象”。不即,就是不胶柱于客观事物(如花)本身,还要“凭虚构象”。总之要在“似”与“不似”之间,要“离形得似”,(《概》)而不是仅仅“袭其形似”(《文概》)。

他还说:“昌黎以‘是’‘异’二字论文,然二者仍须合一。若不异之是,则庸而已;不是之异,则妄而已。”(《文概》)“是”指生活实际;“异”指技法创造。“异”以“是”为基础;“是”中必须有异。“异”与“是”的合一,就是“似花还似非花”,“不离不即也”。

这就是艺术典型的“这一个”。

它不脱离生活本质的“真”,又不执着生活现象的“实”,而从更高程度上接近生活真实。

刘熙载已经认识到了艺术创作中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了艺术典型与现实生活的辩证关系。”

关于艺术形象化的问题,早在晋代陆机的《文赋》就提出来了:“期穷形而尽相”。到了六朝,艺术创作中“形似”的理论已经为许多人所注意,唐宋则普遍把“形似”与“神似”结合起来,特别强调“神似”。例如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苏东坡集》前集卷十六)清代邹祗谟论词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远心斋词衷》)刘熙载的“凭虚构象”“似花还似非花”的形象化理论,正是对文学理论批评史上这一传统观点的发挥和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