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说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51:5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639页(1824字)

关于艺术形象的主要理论。

在先秦就已萌芽,《易传》的“立象尽意”、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六义”(赋、比、兴、风、雅、颂)说,都是意境说形成的重要基础。汉魏六朝,陆机、刘勰、钟嵘等着名文论家对情物关系的论述,“意象”、“滋味”、“风骨”、“神韵”等概念的提出对意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佛教的传入,释家倡象教,倡境界,对意境的形成更有直接的启迪作用。

意境理论的成熟时期唐代,诗歌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发展。

唐代以司空图、皎然等为代表的理论家对意境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特征作了相当深刻的论述。宋严羽《沦浪诗话》标举兴趣,进一步丰富了意境理论。到明清,意境已经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普遍运用。不少理论家申发了许多关于意境的精到见解。

最后,到近代,王国维集古今意境理论之大成,运用东、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意境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我国古代意境说形成过程中,曾出现不少相近的名词概念,最主要的有意象、兴象、境界,这些概念当然有其不同之处,但总括来说,不外都是关于形象的理论,意境说可以包蕴这些理论。从最基本的特征来看,它们都是一致的。

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

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以意和境或情和景交融来分析意境的构成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意境的基本的看法。首创“意境”的名称的王昌龄曾一再提出“景物兼意入兴”、“理入景体”、“景入理体”;司空图提出“思与境谐”;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话》中提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谢榛《四溟诗话》提出“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朱承爵《存余堂诗话》明确提出“意境融彻”;清布彦图提出“情景者境界也”;以至王国维提出“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抒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态度也。

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人间词话》),等等,都是说的意境即情景交融,也即是说意境就是主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但是,意境虽由情景交融形成,界说意境却还不能止于情景交融。

意境还有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情景交融形成的艺术形象能够产生象外之象才叫有意境。意境不在象内,而在象外。

这个重要特征就是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韵外之致”,严羽说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按照“境生于象外”这个特征来看意境,意境则是由实境与虚境两个部分构成。实境即是诗人具体描写的那个实的、有限的、个别的境,司空图所说“象外之象”的第一个“象”。这个“境”或“象”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意境产生的基础,是诗人创作的着力点,诗人的全部努力就在于创造好这个实境,如果不创造好这个实境,就无所谓意境,“境生于象外”,即是由这个实境产生象外之境。

如果这个实境描写不成功,意境就是空的,出不来。这个“实境”能引发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来,才出现意境。而由这个实境引发出来的境则是虚的、无限的。意境即是由实境与虚境构成,是象与境的辩证统一、即虚与实、有限与无限、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意境是由实境引出虚境,也就是由实境引发读者的想象,因此,意境的创造、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就是说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所引发的想象的形象的总和。

虚实结合是意境的基本特征,换句话说,这个基本特征也就是含蓄蕴藉。即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能够含蓄蕴藉的就有意境,这就是刘禹锡所说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梅臣所说的“状难写的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和“境生象外”之说都是一致的。

创造情与景结合、虚与实结合、个别与一般的结合的意境,实质上就是按照以少总多的原则,以虚实结合的方法,即按照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典型形象,因此,我国古代文论家对意境说的探讨从实质看是对文学的形象和典型理论的探讨,是以我国民族的独特的理论形式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概括,它所揭示的关于文艺创作的物与我、情与景、虚与实等等相互结合的原则是对一切艺术的普遍艺术规律的总结,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