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与不隔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52:1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643页(1124字)

王国维区别境界优劣的一个标准,认为隔是不好的境界,不隔才是好的境界。

见《人间词话》:“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

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睛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

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深浅厚薄之别。”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通过具体例证区别隔与不隔的论述还有好几则。要而言之,所谓不隔就是要求境界鲜明、具体、逼真、传神,即要达到“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也就是要“语语都在目前”,否则便是隔。要使诗词境界不隔,就要反对滥用典故,“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忌用替代字”,运用“真切”的“直语”,描绘出生动形象的直观画面。如“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形象鲜明逼真,如在目前,可以直观。

《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描绘苍茫辽阔的草原鲜明生动,给人一目了然,如临其境之感。苏轼《水吟》描写杨花形象细腻、鲜明;史达祖《双双燕》描绘春燕极妍尽态,形神俱似,所以都是不隔。相反,姜夔的《念奴娇》、《惜红衣》虽是咏荷名作,但只有泛泛的咏荷句子,没有描绘出荷花明晰的形象,所以王国维说“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同样,姜夔的《暗香》、《疏影》,虽然历来被推为咏梅绝唱,但因为堆积典故,没有鲜明具体描绘梅花的风姿,形象朦胧迷离,缺乏具体可感性,所以都是“终隔一层”。王国维要求境界不隔,也是要求创作必须自然真率,“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出自自然,浑然天成,其境界往往鲜明逼真;而人为雕琢,追求藻绘,如姜夔的《杨州慢》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点绛唇》句“数峰济苦,商略黄昏雨”等,斧琢气极浓,自然“终隔一层”。王国维要求境界鲜明显豁,要求“不隔”,并不是反对含蓄蕴藉,排斥其他风格。他要求不隔和意境的含蓄蕴藉是统一的。

他十分重视诗歌的韵味,反对“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要求“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因此,他是既要求境界的鲜明显豁,又要求境界的含蓄隽永的。他在评元人杂剧时曾提出过“语语明白如话,而言外有无穷之意”的要求,就是对不隔的境界也具有含蓄的特色的明确说明,这和梅圣俞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完全一致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