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理学人物辞典

荀况

书籍:心理学人物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1:07:1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天津人民出版社《心理学人物辞典》第20页(2424字)

【生卒】:约公元前330—前227

【介绍】:

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位集各派学术思想之大成的哲学家、心理学思想家

名况,号荀卿,又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生于周显王三十九年左右,卒于秦王政二十年前后。

在形神观上,荀况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命题。他具体指明,形可以分为“天官”和“天君”两种专司心理的器官。

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是由“耳、目、鼻、口、形”等“天官”产生的;人的思维、情感、欲望、意志、记忆、注意等都要受心(“天官”)的支配。在心物观上,他提出的唯物命题是:“精合感应”。粲启雄解释说:“精合,指精神和事物相接。感应,指事物感人而人应接它。”(《荀子简释》《正名篇》注)意即心理乃是外物的刺激所引起的人对它的反应;没有“物感”和“人应”,心理是不会由形体即感官和心来自生的。

荀况对感知觉论述较详。

他认为,感知觉能够辨别事物的“同”,凡是同一种类、同一情态的事物,人们的感知器官对它们的感知印象也是相同的。感知觉能够辨别事物的“异”,外在事物的各种不同特性,由各种不同的感知觉来分开予以辨别。

感知觉必须有心的参与,即通过心的“征知”,人才能“缘耳知声”、“缘目知形”;如果心没有“征知”的能力,心不参加到“天官薄其类”的过程中去,那就会缘耳不知其声,缘目不知其形,甚至还会“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解蔽篇》)他较多地列举了错觉的种类,并分析了产生错觉的主客观原因。

他发现的“厌(压)目而视,视一为两”的错觉,带有心理实验的性质,可以把它称为荀氏错觉。他还分析了幻觉及其产生的原因,这对破除鬼的迷信有很大好处。

荀况指出了知的三个心理因素或心理条件,即虚、壹、静:“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解蔽篇》)所谓虚,与现在所讲的巩固记忆的问题有关。他认为,藏就是心中记住东西;虚就是不使心中已记住的东西妨碍所要接受(即将要记住)的东西。

这样把藏和虚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巩固记忆。所谓壹,与现在所讲的集中注意的问题有关。

他认为,人们不仅有必要知“一”,而且有必要知“两”;壹就是要在知“一”的基础上去更好地知“两”,或是在知“两”的条件下去更好地知“一”。这样把知“一”与知“两”,即注意的集中性与分配性统一起来,才能真正集中注意。

所谓静,与现在所讲的冷静思考的问题有关。他认为,为了保证知的有效进行,必须排除那些有害的动,使那些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不去干扰认识,从而保持冷静的头脑,安谧的心境。这样把心的动和静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冷静思考,积极思维。

荀况经常把情、欲、性三者放在一起进行考察。

他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正名篇》)意即性是天生就的,情是性的本质表现,欲是情对于外物的感应所产生的。关于情,他也提出了好、恶、喜、怒、哀、乐的“六情”说。分析了情与知的关系:一方面情要受知的调节,如所谓“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正名篇》);另一方面,情可以扰乱知,如说:“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同上)。

关于欲,他认为,欲是自然生成的,为情对外物的感应所产生。他提出三条欲的活动规律:“欲不可去”,“欲不可尽”,欲物“相持而长”。在对情欲的态度上,他认为既不能寡情去欲,也不能恣情纵欲,而应当采取“节”与“导”的手段。

荀况很重视志意问题。

他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修身篇》)“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同上)“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荣辱篇》)他把志意与德行、道义并提,并认为这些东西可以“骄富贵”而“轻王公”,甚至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的保证条件。他又把志意与血气、知虑并提,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心理的“三分法”,即知虑相当于认识过程,血气相当于情感过程,志意相当于意志过程。

荀况以倡导“性恶论”而着称,他在这方面提出了四个论点。

性伪之分:他认为,性是“不可学,不可事”、“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的“本始材朴”,而且生来就恶;伪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感而不能然,待事而后然”的“文理隆盛”,而且人为而善。性伪之合:他指出,“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篇》)性恶之据:他从生物、生理和心理三个方面论证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篇》)其实这些论据都是站不住脚的。

化性起伪:他主张把人的恶性改造成为善性。为此,就要安排环境,创造变恶为善的客观条件;就要加强教育,提供变恶为善的有利因素;就要主观努力,提高变恶为善的自觉要求。

荀况从“性恶论”出发,特别强调学习。他肯定“学不可以已”;要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认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篇》)他把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入乎耳”,就是用感官接触外界事物,使人们在耳闻目见的基础上,获得感性知识;“箸乎心”,就是通过思维,把感性知识提高到理性知识;“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就是用所学得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主要指修身养性)。在学习方法上,他所强调的“积”、“专”、“恒”、“精”、“思”、“行”等,都是很有价值而又足资借鉴的。

荀况着《荀子》三十二篇。其中《劝学篇》、《解蔽篇》、《性恶篇》、《正名篇》都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心理学思想文献。

上一篇:庄周 下一篇:心理学人物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