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理学人物辞典

刘禹锡

书籍:心理学人物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1:11:24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天津人民出版社《心理学人物辞典》第56页(852字)

【生卒】:772—842

【介绍】: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

字梦德,中山无极(今河北定县)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二年。其着作被编为《刘宾客集》(又名《刘梦得集》)。

关于天人关系。

刘禹锡在同意柳宗元“天人不相预”的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思想。据此,他又提出了“人为动物之尤”的命题,并进而分析了它的心理依据。

在他看来,人之所以“灵于庶类”、“贵于飞走”、能为“倮虫之长”,能与天“相交胜、还相用”,就在于人有情有智,能过有组织的群体生活,能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

关于感知和思维。

刘禹锡论述了光线对于视觉的影响。认为眼睛的观看,并非它能够发出光亮,必定要依靠太阳、月亮、火焰,才能感觉到光的存在:“夫目之视,非能有光也,必因乎日月火炎而后光存焉。”(《天论中》)他指出了感知的局限性,如用眼睛观看,只能看到形体粗大的东西:“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同上)所以必须用思维、智慧去观察,才能认识到形体细微的东西:“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同上)这在实质上是涉及到了感知与思维的关系。他认为思维可以把握事物的“数”,懂“无形之理”,见“不可见之道”,即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关于情欲。刘禹锡指出,“人之所以贵于飞走者,情也”(《伤往赋并序》);情与智同等重要,不能“遣情为智”。他认为,人必须首先满足“肾肠心腑”等方面的生理欲望,因而“能执天理与天交胜”的首要内容,就是要进行生产斗争。如他说:“今夫人之有颜、目、耳、鼻、齿、毛、颐、口、百骸之粹美者也,然而其本在乎肾肠心腑。”(《天论下》)

在人性问题上,刘禹锡所宣扬的是气禀决定论。如认为禀天地秀气较多的,就是才华出众的“俊人”。

这种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

上一篇:柳宗元 下一篇:心理学人物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