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理学人物辞典

朱熹

书籍:心理学人物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1:13:0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天津人民出版社《心理学人物辞典》第71页(1868字)

【生卒】:1130—1200

【介绍】:

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思想家

字元晦,后改仲晦,晚年自称晦庵,先世江西婺源人,生于福建溪。他十九岁成进士,三十一岁时拜李侗为师,成为程颐的四传弟子和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继承者。朱熹是继荀子以后的我国古代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人的心理的思想家。

朱熹的心理观是唯心主义的,是封建伦理纲常的附庸。

但他对许多具体心理问题的研究有不少精辟见解。

在心身关系问题上,朱熹承认精神的心是在人的形体产生后而出现的:“人生,初间是先有气,既成形,是魄在先。形既生矣,神发知矣。既有形后,方有精神知觉。

”(《朱子语类》卷三)但他又认为精神的心可以脱离物质的心,它孑然独立,“神明不测”,从而把人心的作用膨胀、扩大,使其成为超脱形体的神化了的绝对。在心物关系问题上,他把人的心理看成是物质的根源:“静观灵台妙,万化从此出,云胡自芜秽,反受众形役?”(《朱文公文集》卷四)他认为,人性包括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是先验的理使然,后者是先验的理与后天的气混合而成。

天命之性指人的仁、义、礼、智等先天的道德禀赋,气质之性则指人的知觉、运动等后天的心理现象。他指出:人性就其先天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得“天地之正气”,但它落实到具体的人成为个性时,则千姿百态,“自有美恶”。

这种差异是由于阴阳五行的运转变化和日月气候的清明和正不同所造成的,但后天的“习染”也是人性形成的重要途径,因此,只要“自强不息”,“读书穷理、主敬存心”,就能复归本善的人性。在认识心理问题上,他把有无血气作为区分有知与无知的生理依据:动物有血气,故有知;植物无血气,故无知。

他还把头的长向作为判断知之高低的生理依据:鸟兽因为头横生,所以“有知无知相半”;猕则因为能象人一样直立,“故特灵怪”(《朱子语类》卷四)。他比较正确地说明了记忆与思维的辩证关系:记忆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记忆的条件。

记忆能“助其思量”,不记则“纵使晓得,终是臲不安”;同样,思维有助于“知其意味”,“不思则记不起”、“记不细”。只有记忆与思维协同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参与下记忆,才能“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朱子语类》卷十)。

在情欲心理问题上,他认为情是心理的流动状态,欲是心理的波澜状态:“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浪,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如水之壅决,无所不害。”(《朱子语类》卷五)他认为那些好的情欲能促进人们的心理品质,使人们归顺于封建的伦理道德,必须发扬光大;而那些不好的情欲则会影响人心之正,必须用“敬”和“学”惩窒消治。在意志心理方面,他认为“意者,心之所发”(《朱子语类》卷五),是“未动而欲动”时的心理活动,它既有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的涵义(“去百般计较做底”),也有坚持不懈的意义(“常久之意”)。

“志者,心之所之”(同上)。它比意有更为明确的目标(“直截要学”);同时,志与行密切联系,如果志而不行,其志将会“日夕渐渐消靡”(《朱子语类》卷一百十八)。

关于意与志的关系,他认为志是“公然主张”,意是“私地潜行”(同上书,卷五)。

志和意都是“心之所动”,但志之动是心理对事物的指向,它是心寂然不动时的状态;而意之动则是去实现志,志“方发出便唤做意”(同上书,卷九十八)。

在才能心理问题上,他首先给“才”下了定义:“才是心之力,是有气力去做底。”(同上书,卷五);“才美,谓智能技艺之美。”(《论语·泰伯》注)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言的才能。他还论述了志、才、术三者的关系:“士之所以能立天下之事者,以其有志而已。然非才则无以济志,非术则无以辅其才。是以古之君子,未有不兼是三者,而能有为于世者。

”(《文集·通鉴定室记》)这说明,一个人的志向和理想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但如果仅有远大的志向,而不具备实现理想的才能,有志无才或志大才疏,还不能成其事业。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术”(技能或方法)。

在教育心理方面,他也有许多论述,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六句话、二十四个字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博学多识,着作浩瀚,达三十多种,四百余卷。其中《朱文公文集》(一百卷)和《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两书是其着作的精萃,也是研究其心理学思想的最重要的文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