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伯特兰·阿瑟·威廉,伯爵第三

书籍:二十世纪世界名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17:14:46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辽宁人民出版社《二十世纪世界名人辞典》第635页(1199字)

【生卒】:1872—1970

【介绍】:

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本世纪英国最有名的哲学家。

曾获功勋章(1948)和诺贝尔文学奖(1949)。

安伯利子爵的次子,生于格温特的特雷列克,3岁丧母由祖母、(前首相约翰·罗素的遗孀)抚养成人。

幼年在家受私人教育,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成为数学家A.N.怀特海的学生,结识哲学家G.E.穆尔。

他以一篇关于几何学基本原理的论文获得成绩优良奖学金。

1903年出版他的第一部重要着作《数学原理》。在写作过程中他遇到了一系列悖论,这些都是在某些方面有关各种重大类别的问题,他发现不可能加以解决。

很显然,这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数学的基本原理,最终使他得出了自己的重要见解:“数学与逻辑是同一的”。为了证明这一理论,他和他以前的导师怀特海共同工作,从纯逻辑原则正式和严格地推导出整个数学。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两人共同花费了10年时间,写出三大卷的《数学纲要》(1910-1913)。

在研究过程中罗素不得不去考虑一系列主要是属于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而不是属于纯粹数学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他的类型理论和摹状词理论对他后来的逻辑思想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数学纲要》出版后,罗素转向研究更为传统的哲学问题。

他在《哲学问题》(1912)和《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1914)两书中研究了这些问题。两书均属传统的经验主义之作,着重说明,外部的物质世界如何能更好地从我们的基本感官经验中产生。

他整个一生中还写了许多其他的书籍来研究这一问题。

他关于这一问题的最新观点可以从《人类知识:它的范围和界限》(1948)中看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罗素首次参加严肃而持久的政治运动。争论的焦点是个人是否享有不去当兵参战的权利。罗素积极为真心实意拒绝参战者的权利而奋斗。因此1916年法庭传讯他,并处以罚金。两年后他因被指控进一步参加政治活动,判处六个月监禁,在狱中他写出了最佳着作之一《数学哲学通论》(1919)。

这一时期中罗素最富创造性的工作是试图发展逻辑原子论学说,这主要是受了他的学生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但实际证明,这一学说是短命的。经过一番努力之后,虽然他出版了许多书,但多半是对旧材料的再加工,而不是去开辟新的领域。

他在政治上仍然很积极,晚年尽全力反对核战争。1961年因在核裁军运动中犯有公民违抗罪再度受到监禁。

罗素在晚年出版了十分坦率的《自传》(共三卷,1967-1969),他一生的详细情况已开始为世人所了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