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19:00:48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252页(493字)

1883年至1885年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

自19世纪70年代起,法国一直企图开放越南红河,进而侵略中国西南,被越南军民和中国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所阻。1883年5月,法军与黑旗军在河内西郊激战,法军大败。8月,法军攻占越中部顺化,迫越订立《顺化条约》,法国获得对越“保护权”,从而使中国边境危机加深。

12月,法军进攻中国清军阵地,清军和黑旗军奋战后败退。

至1884年3月,法军完全控制了红河三角洲地带。5月,清政府与法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用意在越边境开埠通商,声明从越南撤军。6月,法军强行接管清军阵地,被拒绝后双方交火,法军败退。8月,法国海军进攻台湾基隆和福建水师,中国军队先胜后败。

清政府遂向法国宣战。此后,中法军队先后在台湾、浙江、镇南关等地展开激战,法军失败,法国茹费里政府因此倒台。清政府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投降派主张“乘胜即收”,遂与法国签订《中法停战条件》,使法国在战场失利的形势下同样达到在中国获得特权的侵略目的。中法战争暴露了洋务运动的缺陷,明显地表现出清政府的腐败和投降的本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