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0:25:07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565页(405字)

学生中的一种不健康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当教育者按一定目标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时,或对人们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客体所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情绪或反控制心理。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应采取以下原则:(1)方向不变原则。

牢牢把握住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等大方向。(2)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3)实事求是原则。预防和转化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方法有:(1)感情转化法。感情的深度和逆反心理成反比,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感情越深,逆反心理就越少。(2)兴趣消融法。

即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淡化学生的定势,进而消融逆反心理。(3)逆向导引法。即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反向思维,揭示事物的矛盾,得出正确的结论。(4)逻辑说服法。

正确的东西是合乎逻辑的,按照严密的逻辑推理,结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受教育者往往会愉快地接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