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国家机关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1:57:16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883页(516字)

国家机关在中国古代的发展状况。

最早设国家机关始于夏代,但到商代仍未形成完备的国家机关。完备的国家机关是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相伴随的。

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古代的国家机关可分4个阶段:(1)战国秦汉时期。

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时期。

其标志是官僚制代替世禄世卿制。皇帝是国家元首,其下是被称为宰相的三公,三公下面有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2)三国两晋北朝隋唐时期。主要特点是宰相权力逐步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加强尚书机构,建立分割尚书省权力的中书省和门下省,隋唐时期建立三省六部体制,是其主要标志。(3)五代宋辽金元时期。

主要特点是皇权进一步加强。宋朝以二府三司制代替三省六部制,并使二府三司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是其突出表现。

(4)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明朝以掌管行政事务的内阁代替已沿用千余年的宰相,清朝更以皇帝的机要班子军机处代替内阁,使皇权更加加强。

古代中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完全以君主为核心,变化最多的是宰相。君主不断用亲近左右掌握政务中枢,以取代位高权重的外廷官员,是宰相名称和职权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常常出现内亲操纵国政的现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