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界革命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3:03:0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610页(555字)

发生于中国清末戊戌(1898)变法前后的歌改良运动。

由于当时笼罩文坛的是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诗歌创作崇尚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代江西诗派,严重脱离社会现实。以黄遵宪、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认识到文学的作用,企图用文学为他们的维新运动服务,逐渐掀起这一运动。黄遵宪最早提出“我手写我口”(《杂感》诗,1868年作)的主张;而诗界革命倡导者则是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三人。

他们于光绪二十二、二十三年(18961897)间,相约作“新诗”,“挦撦新名词”以表现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但因脱离传统,也脱离群众,影响不大。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国外,从事文化宣传,推进文学改良。他在《请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物开辟专栏,发表谭嗣同、康有为、黄遵宪、丘逢甲等人作品,又自撰《饮冰室诗话》,阐述其理论,诗界革命于是形成了新的规模与声势。

梁启超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作为诗歌创作纲领,要求取法西方,认为“碍之可以陵轹千古”,表现了倡导者们对诗歌特征的认识与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努力。黄遵宪的诗歌创作是诗界革命的最高成就。诗界革命冲击了封建复古主义、形式主义文学,部分诗作起到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

但强调“旧风格”又束缚了诗歌的彻底变革。

上一篇:诗话 下一篇: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