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同龢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湖南出版社《音韵学辞典》第31页(1730字)
【生卒】:1911—1963
【介绍】:
现代云南省昆明人。
1932年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6年毕业后,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9年任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台湾大学教授,直至1963年去世。其间195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访问研究两年,1956年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任客座教授,1959年往美国华盛顿大学讲学一年。
从事汉语音韵学教学与研究近30年,出版有《上古音韵表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4年单刊甲种之二十一)、《中国语音史》(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44年版,后据遗稿增订篇章,并改名为《汉语音韵学》)两种专着,发表论文数十篇。在清华大学跟王力学习音韵学,听讲笔记经王力整理成《汉语音韵学》一书,主要语言学论文由丁邦新编为《董同龢先生语言学论文选集》(台湾食货出版社,1974年)。其主要贡献在于解释《广韵》三等韵的重纽问题,探讨等韵门法的真相,分析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反切上下字,分析上古楚方音特点,构拟上古语音系统,描写汉语语音发展史。
在董同龢之前,学者构拟中古韵母系统时,往往忽视重纽现象。在《广韵重纽试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年集刊第十三本)中,董同龢指出重纽代表着音韵地位的不同,根据反切和韵图划分重纽两类不同韵母,认为重纽四等喉牙音与舌齿音为一类,重纽三等喉牙音为一类,并由高丽译音、《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和《古今韵会举要》的分类加以归纳,指出重纽四等韵较近于纯四等韵,重纽三等韵较近于微文凡诸三等韵,主要元音有开关或松紧的区别,同时指出重纽韵的上古不同来源,第一次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广韵》重纽现象。
在音韵学史料中,等韵门法十分难懂,明清以降,说者有几十家,都不明真相,妄以己意附会而立说纷纭。董同龢《等韵门法通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9年集刊第十四本)中,摒弃前人旧说,阐释等韵门法的性质与含义。
文章首先阐明门法的沿革,辨明门法在明代刘鉴以前及其以后有所不同,然后比较门法与其他等韵条文的异同,根据对中古韵书与韵图的认识,指出刘鉴以前的门法的对象是中古韵书的反切和韵图上的字母等第,其性质是韵图的归字说明,各条所讲的是某种字的反切及其韵图位置的关系,并逐条加以诠释,最后就刘鉴以后门法的变改论其得失。系联《切韵》系韵书的反切是考订中古音的基础工作,故宫博物院影印宋濂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提供了比《广韵》早的韵书。
董同龢《全本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的反切下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年集刊第十九本)和《全本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的反切上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2年集刊第二十三本)两篇文章,按照陈澧的反切系联法,系联其反切上下字,整理出声类54类及韵类,并根据陈澧《切韵考》、作者的《广韵重纽试释》,参考《十韵汇编》所收的《切韵》残本加以讨论,为了解中古音提供了新的材料。在《与高本汉先生商榷“自由押韵”说兼论上古楚方音特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9年集刊第七本)一文中,指出高本汉《老子韵考》一文材料分析的错误,《老子》东阳、之幽、侯鱼通押以及真耕通押的现象,同《楚辞》和宋玉赋相同,是上古楚方音的特色,并非所谓“自由押韵”,为上古方音研究提供了范例。在《上古音韵表稿》中,董同龢在《诗经》韵字的基础上,大规模地利用了前人没有充分利用的谐声系统,运用语音学的理论,全面构拟了上古音的音值,改正了高本汉的许多看法,并采用音韵表的方式,将上古同音字分别填入。这是中国学者全面研究上古音系的第一本专着。在《中国语音史》中,董同龢从现代北方官话音系上溯,分别对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的早期官话音系、以《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以《诗经》为代表的上古音系进行了描写,归纳了语音演变的规律,阐述了汉语语音演变的历史。董同龢的上古音研究有许多创见,但在构拟韵母系统时,元音系统过于复杂,常为人所批评。在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方面,曾参与《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的整理与写作,发表过《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厦门方言的音韵》、《四个闽南方言》、《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话》和英文着作《邹语研究》。译着有《(高本汉)诗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