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汉语虚词词典

书籍:古汉语虚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17:39:21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222页(3111字)

人称代词

一、用作第二人称代词。

(一)用于名词或名词短语前作修饰语。义即“你的”、“你们的”。

①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尚书·费誓》)——句义:准备好你们的弓箭,锻冶好你们的戈矛,磨砺好你们的战刀,你们谁敢不准备好!②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籍传》)——翁:此处指父亲。亨:通“烹”。③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尔三矢:给你三只箭头。其:表示希冀的语气词。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剑南稿·示儿》)——无:勿,不要。乃翁:你的父亲。

(二)作主语,义即“你〔们〕”。①朕心朕德,惟乃知。(《尚书·康诰》)——句义:我的心情我的行为只有你知道。②今欲发之,乃能从我乎?(《汉书·翟义传》)——句义:现在我想发兵,你能跟随我吗?

二、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多在名词前作修饰语。

义即“他们的”、“他的”。①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

(《吕氏春秋·上农》)——句义:如果老百姓不努力耕田,就没收他们的家畜。墨:通“没”,没收。②试问谁家子,乃老能佩刀。(《李贺诗集·感讽》)——乃老:他的父亲。

副词

一、用于名词性谓语前,表示对主语的判断与申明。义即“就是”、“便是”。

①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汉书·谷永传》)②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

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然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欧阳文忠公集·与高司谏书》)——耳目之官:相当于皇帝耳目的官职,指掌管监察、执法、谏议的官吏。骤用:突然被召用。

辨:辨别。待:等到。

随:随后。非:非难、责备。

二、表示动作或情况仅限于某一范围或数量。

义即“仅”、“只”。①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

(《战国策·齐策四》)②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文王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吕氏春秋·义赏》)③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史记·东越列传》)④匈奴大入上谷渔阳,安国壁乃有七百余人。

(《汉书·韩安国传》)——壁:营垒。

三、表示后一情况是承接前一情况出现的。义即“便”、“就”、“于是”。

①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孙子兵法·地形》)②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兴:兴盛。③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列子·周穆王》)——黜(chù):罢掉。④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自刭:自刎。⑤一日,出都东门,息柳阴下,忽然困息,若暴疾,乃依古柳而坐。(《青琐高议·前集二·群玉峰仙籍》)——阴:荫。

若暴疾:好像突然患了急病一样。

四、表示动作在具备一定条件后才施行。义即“才”、“才能”、“这才”。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四》)②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史记·魏公子列传》)——色:神色。就车:上车。

③黍心初生畏天露,令两人对持长索,概去其露,日出乃止。(《齐民要术·黍穄》)——天露:露水。

索:绳子。概:刮。④〔阚骃〕性能多食,一饭至三升乃饱。(《魏书·阚骃传》)⑤呜呼!士穷乃见节义。(《昌黎先生集·柳子厚墓志铭》)——穷:穷困。

五、表示动作施行或情况出现比预想的晚。

义即“才”。①吴王曰:“寡人闻夫子久矣,今乃得见,愿终其问。”(《晏子春秋·内篇问下》)②吾求君子久矣,今乃得之。(《国语·晋语五》)③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④朝廷以广汉太守魏兴王逊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代毅。自永嘉元年受除,四年乃至。

(《华阳国志·南中志》)——受除:接受任命。

六、表示动作施行或情况发生的时间不久。义即“刚”、“才”。①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诗经·大雅·生民》)——去:离开。呱(gū):小儿哭声。

②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乃启其口,匕首已陷于胸矣。(《新书·亲疏危乱》)——悍:强悍。

启:开。

七、表示情况出乎意料。

义即“竟”、“居然”。①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史记·淮阴侯列传》)②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集·桃花源记》)④数日,友人来见玉山,怒责之曰:“此必足下轻名重利,售之他人,何相负乃如此!”(《鹤林玉露·玉山知举》)——售:卖。

八、用于反诘句中,加强反诘语气。

义即“岂”、“难道”、“怎么”。①诚以为迁庙合祭,久长之策,高皇帝之意,乃敢不听?(《汉书·韦贤传》)②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昌黎先生集·原毁》)——予:我。

九、表示两种情况恰好相反。

义即“却”、“反倒”。

①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句义:没见好人子充,却见了坏小童。②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江文通集·别赋》)——句义:离别之情虽然一样,离别的事由却多种多样。

十、指出更甚的情况尚且如此,它事更应如此。

义即“尚且”。①夫政不平也,乃斩伐四国,而况二人乎?(《新序·杂事》)——句义:政事不平,尚且斩伐四国,何况是两个人呢?②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游逸,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建康实录·显宗成皇帝》)——生:活着。

连词

一、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义即“如果”。①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

(《尚书·费誓》)——句义:如果你们离开岗位去追赶〔奴隶和〕而不报告的话,你们就会受到常刑。②夫帝王者,其利重矣,其威大矣。徒悬重利,足以劝善;徒设严威,可以惩奸。

乃张重利以诱民,操大威以驱之;则举世之人,可冒白刃而不恨,赴汤火而不难。(《潜夫论·明忠》)——徒:只。

劝:鼓励,勉励。惩:惩罚。白刃:指兵器。恨:遗憾。

汤:热水。

二、用于递进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进层关系。

义即“而且”、“又”。①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战国策·韩策二》)——非独:不仅仅。列女:烈女。

②此非特无术也,又乃无行。(《韩非子·六反》)——非特:不仅仅,不只是。无行:没有操守、品行。助词

用于句首或句中,使声韵和谐。

①乃场乃疆,乃积乃仓。(《诗经·大雅·公刘》)——句义:治田畔整疆界,积粮食修仓库。

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陶渊明集·归去来兮辞并序》)——句义:看到自己简陋的住宅,欢欣又奔跑。

上一篇: 下一篇:古汉语虚词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