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577页(236字)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三国魏·何晏《集解》:(而立)“有所立也。”
“三十而立”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概念。他认为自己到了三十岁,便能立身行事,有道德修养和学识集累上有所成就。后因用为能立身行事或有所成就之典。
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