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语文大辞海

书籍:语文大辞海 更新时间:2018-11-29 03:45:48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辽宁大学出版社《语文大辞海》第1197页(2830字)

〈助词〉

1.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表示提顿语气,可不译出。

①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童区寄传》——儿童区寄是郴州一个砍柴放牧的小孩。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老师,是赖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疑难的人。

③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论积贮疏》——物资的积蓄,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大事。

④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这四个人,都是明智而又忠信,宽厚而又爱人,尊敬贤能,任用士人的。

2.用在句中或时间副词后,表示停顿语气,可不译出。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北山的愚公,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面对着大山。

②然者此画果真邪,幻邪?《观巴黎油画记》——这样看来这画究竟是真实情景呢?还是想象的呢?

③何昔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芋老人传》——为什么从前祝渡老人煮的芋头那样又香又甜呢?

④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庖丁解》——那些骨节之中有缝隙,可是刀刃却薄得没有厚度。

3.用在疑问句末,表示增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张良问:“是谁替大王出的这个主意呢?”

②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我发誓与城共存亡,但是紧急时刻不能落到敌人手里死去,能够到时候把我杀掉,为我保全以身殉国的气节的人是谁呢?

③既耳闻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这些事您已经听到了哪里治理天下已危险到这种地步,而主上还不震惊的呢?

4.用在因果复句中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语气,可译为“……的原因”。

①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活板》——不用木头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沾上水后就高低不平。

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隆中对》——然而曹操竟然能打败袁绍,由弱变强的原因,不只是时机好,也是靠人谋划得好。

③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然而侍卫的大臣在宫里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的原因,是因为追念先皇帝对他们的特殊恩遇,而想报答陛下您啊!

5.用在句中,构成“所……者”结构,这时“所”的指代作用由“者”代替,而“所”只起指示作用,可根据上下文语意灵活译出。

①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

《冯婉贞》——傍晚,被杀死的敌人大约有一百多人。

②宋,所谓无雉也。

《公输》——宋国,是人们所说的连野、兔子、鲋鱼都不出产的国家。

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察今》——船停了,从他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进入水中去找剑。

6.“者”和“也”、“乎”、“矣”连用,构成“者也”、“者乎”、“者矣”惯用格式。

语助词连用,都是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而且把重点放在末一个助词上。这里边的“者”都表示肯定的语气,其中“也”表示判断,“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矣”表示肯定。“者也”可译为“的呀”,或不译出;“者乎”可译为“呢”;“者矣”可译为“的了”

①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这五个人,原来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此事的呀。

②鱼,我所欲也,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也》——鱼,是我喜欢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欢的东西,这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去鱼而要熊掌。

③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提上饭食,用提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将军呢?

④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柳敬亭传》——有时像狂风怒号,苦雨悲泣,百鸟哀鸣,群兽惊骇,一种亡国之恨从心中顿然涌起,伴奏的檀木板的声音黯然失色,那造诣不是莫生的话,可以完全形容的了。

〔附〕“者”用在句中动词、形容词、数词、动宾词组后,构成“者”字结构,成为一个名词性的词组,作代词,可译为“……的人”、“……的事(物)”等。“者”作代词意义很广,应根据上下文语意灵活译出。

①未果,寻疾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愿望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不再有打听去桃花源的人。

②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他们两人膝盖互相靠近的部分,都隐藏在画卷下面的衣褶里。

③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登泰山记》——地处偏僻,设在路旁的石刻,都没来得及去看。

④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原君》——凡是君主一生经营管理的事情,都是为了天下人呀!

⑤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

《谋攻》——懂得兵多兵少各该用什么打法的一方,胜利;上上下下同心同德的一方,胜利。

⑥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教战守策》——王公贵人用来保养他们身体的手段,难道还不完备吗?

上一篇: 下一篇:语文大辞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