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辽宁大学出版社《语文大辞海》第1203页(1014字)
〈副词〉
1.用在句中,表示事情发展的结果,可译为“终于”等。
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终于在正殿上接见了相如,等完成礼仪后才送他回去。
②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终于因我们苏州人的发愤反击,他们就不敢再牵连捕人了。
③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令尹子兰听到屈原怨恨他的话,十分恼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毁谤屈原,顷襄王发怒就把屈原放逐了。
2.用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急促,同“猝”,可译为“忽然”、“突然”;“卒然”连用,其义不变。
①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教战守策》——要是忽然有盗贼做乱的警报,就会彼此惊惶失措,散布谣言,不打就逃跑了。
②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士兵,国家拿什么供给他们呢?
〔附〕“辛”作名词时,可译为“看守”、“士兵”;作动词时,可译为“逝世”、“死”。
①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狱中杂记》——看守住在中间的那间,它的前面墙上开了窗户用来透光,屋顶上有天窗用来通气。
②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左忠毅公逸事》——他挑选了健壮的士兵十人,叫两人蹲着用后背依靠着自己,过一个更次便让士兵换一次班。
③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在河间任职三年后,上书给皇帝请求退休,皇帝又召见他,任命他做尚书。永和四年逝世,终年六十二岁。
④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