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215页(1413字)

简称“左联”,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组织,也是领导我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第一个全国性群众文学团体。20年代末期,在革命文学阵营内,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茅盾等人展开了激烈论争,严重影响了革命文化战线的团结。中共中央文委对参予论争的双方做了工作。指示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和鲁迅等作家联合起来,成立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经过充分酝酿和筹备,以三方人员为基础,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上海成立。初期盟员有冯乃超、阳翰笙、龚冰庐、孟超、沈端先、彭康、冯铿、潘汉年、洪灵菲、王任叔、钱杏邮、鲁迅、杜衡、姚蓬子、柔石、田汉、郑伯奇、蒋光慈、殷夫、郁达夫、戴望舒等50余人。第一届由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邮、田汉、郑伯奇任常务委员,周全平、蒋光慈为候补常委。左联在行动纲领中确立了“(一)吸收国外新兴文学的经验及扩大我们的运动,要建种种研究的组织。(二)帮助新作家之文学的训练及提拔工农作家。(三)确立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四)出版机关杂志及丛书小丛书等。(五)“可产生新兴阶级文学作品”的工作方针。理论纲领宣布:“我们的艺术不能不呈献给‘胜利不然就死’的血腥斗争。”左联设有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工农工作部、编辑部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大众文艺委员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创作批评委员会等机构。先后公开出版,《萌芽月刊》、《巴尔底山》、《十字街头》、《北斗》、《文学月报》,秘密发行《前哨》、《文学》等报刊,在日本东京及北平、广州、天津、南京、武汉等地建立分盟或小组,以推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左联成立后,领导广大进步文艺工作者,展开了反抗国民党“文化围剿”的英勇斗争,殷夫、胡也频、柔石等作家为革命文艺而献身;9·18事变后,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引导作家投入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在文学战线上,领导开展了对“民族主义文学”“新月派”和“自由人”与“第三种人”的批判和论战。积极从事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并出版“科学底艺术论丛书”、“文艺理论丛书”及大量马列经典着作。系统、全面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建立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组织开展关于“文学大众化”大众语和“大众语文学”讨论和“工人通讯员运动”,在文艺大众化的探讨和实践上,取得了显着成绩。左联注重造就和培养无产阶级文艺战士,在“帮助新作家之文学训练及提拔工农作家”的方针下,一批青年作家脱颖而出,丁玲、叶紫、张天翼、沙汀、艾芜、肖军、肖红、艾青、欧阳山、殷夫、龚组湘等人带着各自的特色,活跃于文坛;一批引人注目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鲁迅的杂文、茅盾的长篇及青年作家的小说,歌作品,题材广泛,出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以强烈的战斗性,高昂的激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乐欢精神,深深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了无产阶级文学蓬勃发展的重大成果。左联为我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如毛泽东所评价的:“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这个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左联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如政治上受到“左倾”路线的影响,组织上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以及表现在创作上的公式化和概念化等,都影响了左联工作更有效地开展。1936年3月,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宣布自动解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