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艺工作团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710页(857字)

简称“鲁工团”,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两个以演出为主的综合性文艺工作团体的总称。由原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的师生据华北局指示,为适应艰苦的战争环境,分散行动,于1941年秋组成于苏北阜宁县。文学、音乐系师生组成军鲁迅文艺工作团(简称军鲁工团),又称江淮鲁工团(按部队代号),属军政治部;戏剧、美术系师生组成师鲁迅文艺工作团(简称师鲁工团),又称黄河鲁工团(按部队代号),属三师政治部。军鲁工团团长何士德、教师有贺绿汀、邵惟、莫璞、蒋天佐等。成员有鲁军、徐天、白沉、王学冉、留守真、刘萼、、丁达明、刘飞、黄苇、方式昕、王斯维、杜小霞、金虹、石岩、徐达、干戈等。师鲁工团团长孟波、指导员先后为吕冈、毛健。教师有章枚、林珏、洪藏等。戏剧、美术组正、副组长分别为卢良诚(左来)、沙地和巴西、陈文良。音乐、文学组长分别为田平、林凤。成员有沐素、沙路、田川、孔方、魏娥、张彤、江心、朱因毅、金彪、黄丕星、吕若曾、洪桐江、池光耀、陆苏、欧阳道云、张惠春、黎光、冯智、胡达、周霞、朱霞文、张斗、姚豫源、沈成忠、王佑忠、王生、田鸣、王双、刘振清、张子夜、夏昭、苏克、邱辛、李克良等。常下部队和到地方为军民演出。军鲁工团以音乐活动为主,常组织音乐会并演出歌剧。后随军部赴皖北。曾演出《军民进行曲》、《九·一八大合唱》、《一九四二前奏曲》等;师鲁工团以演话剧为主,活动于阜宁县农村和三师各部队驻地。所演剧目有《张大嘴》、《最后一颗子弹》、《皖南一家》、《真正的病人》、《刘珍娣》、《和平军过年》、《乡亲》、《冀东起义》等和古装话剧《郑家父子》、《洪宣娇》、《李秀成之死》以及苏联话剧《带枪的人》。创作演出的剧目有《演出后台》、《挖路》、《叛徒之路》、《运河边上》、《新四军四周年》、《人太平》等。其中演出较多、影响较大的有《新四军四周年》、《人牛太平》和《冀东一日》。推动了苏北地区剧运的发展。1942年冬因反“扫荡”而解散。1943年夏师鲁工团大部成员重新集中与盐阜文工团合并组成文工团。

上一篇:鲁迅艺术学院 下一篇:鲁迅研究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