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火线剧社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768页(947字)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综合性文艺团体、冀中军区主要的部队剧团之一。1938年2月,由吕正操领导的华北人民自卫军政治部宣传队和少先队合编而成。初名“火线剧团”,同年十月扩建,改为现名。先后合并了东北战地服务团,回民支队剧社、新世纪剧社等社团以及华北联大的部分骨干,以实力雄厚和艺术创作成绩之大着称。王林、陈乔、崔嵬、傅铎和苏路、郭筠相继任社长和副社长。成员先后有王化、王炎、李修来、刘敬贤、赵宗智、傅林、刘彦瑾、李焕、陈立中、管林、解杰、张子舫、郭剑秋、赵辛培、石茵、张桢、刘景汉、田丹、丁冬、路玲、张庆泰、陈镜波、张云亭、郭维、黄中、田丰、吴荔、王德厚、李寿山、刘文林、王彦、刘之家、韩巡、胡丹沸等百余人。下设演剧、歌舞、美术三个中队,在十余年的漫长时间内,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部队服务、为战争服务的方向,随部队转战于冀西山区和冀中平原。运用歌剧、秧歌剧、快板剧以及河北梆子、京剧等艺术形式,先后创作演出了数十个剧目。如:歌剧、秧歌剧《王秀鸾》、《大王庄》、《放下锄头拿起枪》、《推小车》、《王大发归队》、《房东》、《包袱》、《大搬家》等;话剧、活报剧、快板剧《十六条枪》、《把眼光放远点》、《逃出阎王店》、《敌伪顽合流》、《打破沙锅问到底》、《罪人》、《两捆秫结》、《就伴走》等;并编演了河北梆子《骨肉亲》,改编、上演了《岳飞之死》、《哭祖庙》、《苏州城》、《吴汉杀妻》等京剧。同时演出当时流行的剧目。如:《白毛女》、《刘胡兰》、《不要杀他》、《九股山的英雄》、《血泪仇》、《家贼难防》、《日出》、《李国瑞》等。其间还多次分散,下到连队辅导文艺活动和参加战勤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长期与敌人周旋,不少成员受伤甚至牺牲(如苏路、路玲、田禾等);是具有光荣传统的剧团之一。为鼓舞晋察冀边区军民的斗志,为推动边区的群众戏剧运动和改良平剧运动作出了贡献,也造就了傅铎、胡苏、胡丹沸等一批戏剧人才。1949年5月,冀中第七纵队整编为华北军区二〇五、二〇六两个独立师,该社遂一分为二。二〇五师火线剧社负责人为傅铎、孙民、刘钊等,1950年整编为华北空军文工团;二〇六师火线剧社负责人为郭筠、李王林、张震、陈立中等,1950年并入华北军区文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