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00285 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3册经济》第35页(514字)

卓炯着。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32万字。选辑作者1961-1981年间写的30篇论文。讨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问题。指出,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是论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中心论点;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所有制是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社会分工存在,商品经济就存在,所有制形式变化了,商品经济的社会性质和特点也就变化了。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认为,商品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市场;论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特点是:“市场为基础,计划为指导”,有计划地去调节市场。推崇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能够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来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同孙冶方一样主张“把计划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必要价值”范畴。认为,剩余价值范畴也有一般性和特殊性,克思对c.v.m的构成的理论分析,也适用于社会主义。m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无偿占有,可称为“无偿占有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为社会共同占有,可称为“公共必要价值”,这是特殊性。自称为中国商品经济“社会分工学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