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03517 论联产承包制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3册经济》第411页(656字)

副名:兼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林子力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12.3万字。作者在对10多个省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联产承包制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共9章。论述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兴起的必然性、承包制“统”“分”结合的生产过程、联产计酬的分配形式、农村经济的新局面及其基本趋向、联产承包制展望、富有中国色彩的社会化农业及其体制的雏型、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与流通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农村变革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学说和实践的启示。研究联产承包制的生产、交换和分配中的经济现象,如劳动分散独立进行,劳动报酬不通过工分而直接为个人从产品中获得等,认为农业中联产承包制的经济关系的基本一点,是等量劳动交换与等价交换的结合,它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新型合作经济以统分结合、联产计酬为基本特征,扬弃集中劳动集中经营、评工记分按工分分配的原有模式,消除“大呼隆”和“大锅饭”,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上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使他们的劳动和经营成果与自身的利益密切联系。从而引起如下的连锁反应:创造才能和积极性的充分激发——劳动生产率空前迅速的提高——增产增收和劳动、资金的剩余——多种经营、分业分工——专业户、新联合体、各种技术服务组织的产生和成长——自给、半自给性的传统生产方式向着商品性、社会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推动流通体制等的改革——社会化、现代化的,和富有中国色彩的社会主义农业雏型的出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活走向全面进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