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1册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第383页(449字)

邱紫华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版。24.7万字。论述美学中的悲剧性、悲剧精神、悲剧主体的审美特征、影响不同民族悲剧精神强弱及悲剧艺术特征的诸种因素。从人类悲剧意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论证美学悲剧性,提出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悲剧性的历程。悲剧精神是指人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苦难与毁灭的必然性时所表现出的抗争与超越精神。突破只重范畴研究的模式,提出自然环境的优劣、对生命的基本态度、民族命运观和宗教意识、民族的伦理规范、政体的结构形式5个因素影响民族悲剧精神的强弱及悲剧艺术作品的有无。对希腊、希伯来、印度、中华民族的悲剧精神与艺术作具体论证。从认识论角度提出悲剧主体陷于悲剧的主观动因是主体动机与行为结果的完全悖反;主体陷于无从选择的“两难”境地之中。摆脱以往悲剧理论研究中的实用功利观念,认为悲剧性并非仅指善良美好的人物的毁灭,善恶美丑的人都可以是悲剧人物。对悲剧范畴中的崇高性、英雄性、悲剧性之间的区别作界定,认为这三者不能等同和互相替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