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第1843页(1265字)

【生卒】:1897—1979

【介绍】:

又名特立,字桤阴,号凯音、克仁,江西吉水人,1897年12月19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于萍乡。1916年,毕业于南昌心远中学;秋,考入国立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20年夏,曾参与发起组织中国共産党,任北京小组召集人。1921年7月,中国共産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为中央委员,会后成立中共中央劳动组合书记部,任书记。1922年,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为中央委员;同年,以共産党员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3年6月,因在广州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反对中共党员全面加入中国国民党,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同月,会议闭幕;2月,任全国铁路总工会总干事;5月,回北平后遭北洋政府逮捕,繫狱5个月;10月,与邓中夏创办《中国工人》报,任主编。1925年1月,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再度当选中共中央局委员,并兼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926年7月,兼第一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长;9月,免军事部长职;冬,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1927年5月,中央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8月,任农工委员会主席;同月,南昌起义失败,转往潮汕。八七会议决议张国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降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1月,中共召中央扩大会义,革除其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1928年6月,出席在莫斯科举行之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再度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驻共産国际代表团副团长。1931年1月,由莫斯科回上海;2月,与周恩来等组成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中共中央;4月,任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旋兼第四方面军政治委员;同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1933年初,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任川陕边区政府主席。1935年初,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6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8月,当选为第三国际第七届执行委员;10月,在四川另立中共临时中央,任中央政府、中央军委主席。1936年6月,取消临时中央。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1938年4月,只身逃离延安赴西安、武汉,声明脱离中共;同月,中共中央及共産国际决议开除其党籍。1939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主任。1940年12月,任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2年7月,任第三届参政员。1945年4月,任第四届参政员;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0月,又由国民政府任为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1946年6月免职,移居上海。1948年6月,创办《创进》周刊;11月,去台湾。1949年携家离台赴香港,在香港时曾参加顾孟余等人之“第三势力运动”,组织“民主战斗同盟”,主持“中国之声”言论机构。1968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1979年12月3日,逝世于多伦多。终年82岁。着有《我的回忆》。

上一篇:张国键 下一篇: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