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涛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第2138页(1738字)

【生卒】:1909—2000

【介绍】:

一作泊涛(民国时期的《陆军大学》正则班学员録),字汤波,湖南芷江人,侗族,1909年(清宣统元年)生。

幼年失父,由寡母养育成人。因家中无力供给学费,只读中学一年,即于1926年北伐时期,投黔军王天培第十军当兵,参加北伐战争,由湘至鄂。1927年4月,宁、汉分裂,转入程潜第六军教导团学习,此间杨森进逼鄂境,威胁武汉,曾随团长张轸参加反攻杨军之战。教导团毕业后,任第六军胡文斗第十九师排长。

桂军入主鄂、湘后,本师并入鲁涤平第二军。1929年春,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第七期;同年,钱大钧教导第三师于武汉军分校成立,未毕业,即调任钱师排长。1930年,中原大战时,陈诚升任第十八军军长。教三师于战后并入第十八军,陈兼师长,周至柔任副师长。随第十四师归隶第十八军序列。1931年5月,随第十八军自武汉开江西,参加第三次对中央红军“围剿”;9月,升任连长。后连续参加第四、五次“围剿”。1935年,考入南京陆军大学。

1937年8月,爆发“八一三”抗日战役。弃学赴沪由第十八军军长罗卓英委为营长,率部抗战。

旋因军部需人,调任军部参谋,自淞沪战场转移至皖南广德保卫战,均深入第一线视察,及时上报,战后复学。1938年7月,毕业于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四期,后转任黄维第十八军第十一师上校参谋主任,参加南浔战役保卫南昌。继随军追击西移日军,于平江地区协助汤恩伯部阻击西侵日军。1939年2月,调任郭忏江防军第九十四军方天第一八五师第五五三团团长,驻宜昌西岸整训。

江防军隶第五战区,隔襄河与日军对峙。因经常奉命过河游击,破坏日军后路和偷袭据点,颇有战绩。

1940年5月,参加枣宜会战,随第九十四军急赴襄樊阻敌前进。但日军狡黠,乘宜昌空虚,复以主力急犯宜昌,第九十四军回救宜昌不及,宜昌失陷。旋该军又侧击日军,日军一度退出宜昌,但第十八军未及赶到,日军因援兵已至又回据宜昌。从此开始,随第九十四军于大巴山高地守卫重庆门户,与敌对峙。

1941年,任第一八五师参谋长,兼恩施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参加反攻宜昌之战。1943年1月,任方日英第八十六军参谋长,参加鄂西战役;7月,任陈诚第六战区总部参谋处长;10月,参与策划常德会战,主管作战计划。

该役收复常德。

1944年9月,任第十一军第十一师师长,隶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第四方面军,守备常德、汉寿;12月,该师换美械装备。

1945年5月,日军动员六个师团(亦谓四个师团)妄夺取芷江机场,解除中美空军制空权,发动湘西雪峰山战役。第十八军奉何应钦令协助王耀武第四方面军作战,大获全胜,杨师自溆浦南下,收复山门市,全歼日军一个辎重联队和步炮队一部。继于空军配合下佔领日军后方交通惟一孔道石下江,将日军包围,促成雪峰大捷。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3月,第十八军缩编为整编第十一师,杨师缩编为整编第十一旅,任旅长;4月以后,开赴鲁西南,与邱清泉第五军在鉅野县张凤集、固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作战。1947年1月,在江苏宿迁对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作战;5月,进攻鲁西南,援救张灵甫整编第七十四师被阻于蒙阴,转攻南麻地区;9月,再入鲁西,于土山集一带,阻击渡黄河南下之第二野战军;11月,杨旅又转犯大别山区,与第二野战军作战。是为蒋军劲旅之一。1948年3月,援救邱行湘青年军二〇六师邱师被歼;7月,援救睢、杞被围之区寿年兵团,激战于淮阳;同月,由副师长接胡琏任整编第十一师师长;同年9月,整十一师恢复第十八军番号,一度离军回籍;9月22日,任陆军少将;10月,任第十八军军长(黄维谓12月命杨为军长),入列黄维第十二兵团,开赴徐淮战场;12月15日,黄兵团被歼,杨在双堆集被俘虏,于教导队学习。期间曾写《美军战术之研究》。

1953年,教导队解散,受优待,未经军法审判。1959年12月4日,第一批被特赦。

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

1993年11月,当选为全国黄埔同学会理事。

1997年12月,当选为全国黄埔同学会第二届理事。2003年3月逝世,终年91岁。

着有《美军战术之研究》、《杨伯涛回忆録》、《第十一师作战纪实》等。

上一篇:杨伯恺 下一篇: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