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112页(784字)

中国近代全国规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对内加紧压榨,使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洪秀全便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领导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月23日在武宣东乡称“天王”。同年9月25日攻克永安(今蒙山)。经半年整顿,封王建制,使农民政权粗具规模。1852年4月自永安突围北上,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为国都,改称“天京”。同年5月分别出师北伐和西征。同年冬,在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天地会,西南、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以及北方捻军的反清斗争。1855年4月西征军第三次攻克武昌。5月北伐军失败。1856年春西征军攻克江西八府五十余州县。同年4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北大营,再克扬州。6月攻破江南大营,解除了清军对天京的威胁。自是,西起武汉、东至镇江,长江两岸连成一片,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就在革命取得空前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太平天国内部接连发生天京政变和石达开分军出走事件,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革命力量。清军乘机猖狂反扑,武昌、镇江、九江相继失守,天京再度被围。洪秀全为克服危机,选拔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等重新组成领导核心。1859年颁布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在军事上积极联合捻军作战。1858年9月和11月取得浦口和三河大捷,扭转了安徽战场的被动局面。1860年5月再次攻破江南大营,并乘胜东下苏、杭,使革命形势重新高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加紧勾结,联合一致绞杀太平天国革命。洪秀全于1864年6月病逝。天京于同年7月19日被湘军攻陷。散据在江南各地的太平军余部也相继为中外反革命联合势力所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最后失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