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242页(689字)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中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结束后,在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的国民党傅作义集团约六十万人,赶忙收缩兵力,企图海运南逃或西窜绥远(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为了稳住平、津之敌,不使其逃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采取一切办法,就地歼灭平、津之敌,命令东北野战军迅速秘密入关(山海关),配合华北野战军出敌不意地对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的敌人实行战略包围。1948年12月5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的两个兵团及地方部队共一百万人,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在广大人民支援下,发起平、津战役,采取“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办法,截断了敌军西窜或南逃的通路,将敌分割包围于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塘沽五个据点。12月22日围歼了新保安之敌第三十五军军部和两个师。24日攻克张家口,全歼守敌第十一兵团所属的军部又七个师。为了加强对平津战役的统一指挥,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前线总前委,林彪任书记。1月14日包围天津的解放军在守敌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拒绝放下武器后,发起总攻,经二十九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十三万余人,活捉陈长捷,解放天津。至此,北平二十余万守敌完全陷于绝境。经过解放军的努力争取,平、津地下党的积极工作,谈判成功,北平守敌在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整个平津战役到此胜利结束。此役除塘沽守敌五万余人由海上逃跑外,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五十二万余人,基本上结束了解放华北的战争。

上一篇:平治章程 下一篇:平型关战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