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551页(959字)

【生卒】:1902—1972

【介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五四”运动后往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留法学生爱国运动,被驱逐回国。1922年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青年运动。1926年在川军中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中共党委书记。“八一”南昌起义后于起义军南下途中赶上部队,任团党代表。1928年4月同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认真执行毛泽东为代表的湘赣边界党的政策和策略,在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发展工农红军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历任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赣西特委书记,江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在第一、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任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支援了红军北上抗日。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代理军长及军长。模范地执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策略和毛泽东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一整套战略、战术,同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巩固和扩大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所规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领导和组织华东解放区军民为解放全中国进行了胜利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为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共第七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国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1972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遗着编为《陈毅稿》、《陈毅诗词选集》等。

上一篇:陈群 下一篇:陈一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