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经验主义的提倡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10页(434字)

1920年10月10日,胡适作了首短诗《梦与诗》,诗里表示,诗人运用平常经验、平常影象、平常情感、平常言语,就可以变幻花样,写出他人无法写出的诗句与诗境。这是因为喝醉的人才知道酒的浓烈,恋爱过的人才知道感情的重量,诗人依靠切身的经验写诗,就能冷暖自知,写出富于个性色彩的诗篇。他在这首诗的《自跋》里说:“这是我的‘诗的经验主义’(Poetie empirioism)。简单一句话;做梦尚且要经验做底子,何况做诗?现在人的大毛病就在爱做没有经验做底子的诗。”他进而举例说:北京一位新诗人说“棒子面一根一根的往嘴里送”;上海一位诗学大家说“昨日蚕一眠,今日蚕二眠,明日蚕三眠,蚕眠人不眠。”吃面养蚕可以说是世间最容易的事,但是没有这种经验的人,连吃面养蚕也不配说。更何况做诗呢?胡适将人的生活经验,看做是诗歌创作的“底子”,反对没有生活经验,一味玄想和胡诌的诗歌。但他的提倡,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没有产生多大的社会反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