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诗歌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25页(908字)

1935年“国防文学”的口号正式提出后,作为国防文学一个部门的“国防诗歌”也在同年冬提出。在开展国防诗歌运动中,“左联”领导下的中国诗歌会站在最前列。在日本的“左联”东京分盟也提倡过国防诗歌。“左联”解散以后,中国诗人协会和中国诗歌作者协会继续推进这项运动。1936年到1937年间,关露、蒲风、雷石榆、李磊、袁勃、林林、史轮、方殷、温流、邵冠祥等人都撰文倡导过国防诗歌。有关文章大多发表在上海《大晚报》、《诗歌生活》、《诗歌杂志》,以及在日本东京出版的《质文》等报刊上。国防诗歌的倡导者认为,在国难严重的时期,诗歌创作应当服务于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使诗歌成为国防和“心防”的武器。他们号召除去汉奸以外的一切诗人,在“国防”的旗帜下集合起来,扩大诗歌的战线。国防诗歌应当以反帝诛奸、鼓动人民抗日救国的斗争情绪为内容。国防诗歌面对的是人民大众,因而大众化是国防诗歌的重要条件。诗人创作国防诗歌,要摒弃神秘难懂的诗句,诗歌的形式和技巧不能过于脱离大众。在国防诗歌的创作上,诗人不能从观念出发做空洞的呐喊,而应对抗敌生活进行真切的体验和反映。他们呼吁诗人参加民族革命的斗争,做个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政治诗人,使诗歌成为时代的进行曲、抗战的冲锋号。在国防诗歌运动中,草原诗歌会、诗歌生活社、洪流诗社、黄沙诗歌会、呼哨诗歌会、海风诗歌小品社、诗歌出版社、飞沙诗社、联合诗歌杂志社等9个诗歌团体,于1936年冬组成统一的团体——中国诗歌作者协会,并发表《宣言》,要求在“抗敌的旗帜之下”,“造成广大的诗歌作者的联合战线”,“为了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而创作“国防诗歌”。中国诗歌会曾编印“国防诗歌丛书”,出版有穆木天的《流亡者之歌》、杨骚《乡曲》、柳倩《自己的歌》和任钧《战歌》。诗歌出版社曾编印“国防诗歌集”,出版有蒲风《钢铁的歌唱》和《抗战三部曲》、克锋(金帆)《赴敌壮歌》、零零(郑树荣)《时代进行曲》和《自由的歌唱》等。国防诗歌运动重视组织抗敌的诗歌作者的联合战线,强调创作抗日救国的诗歌作品的重要性,反映了时代和人民的客观要求,但也暴露出以“国防诗歌”划线的偏激观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