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代诗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诗歌卷》第58页(955字)
四十年代中后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始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和穆旦。他们大多是二、三十岁的青年,受过高等教育,从事文艺和教育活动。在战争动乱的年代里,这些年轻的诗人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怀有爱国心和正义感。在诗歌艺术上,他们受到民族传统诗歌的长期熏陶,又受到欧美象征主义诗派、现代诗派,以及现代德语诗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发表在上海的《诗创造》、《中国新诗》、《民歌》、《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大公报》、《文汇报》,天津的《益世报》等报刊上。这个年轻的诗人群体,还出版了《手掌集》(辛笛)、《盈盈集》(陈敬容)、《诗四十首》(杜运燮)、《噩梦录》(杭约赫)、《诗集1942-1947》(郑敏)、《诗第一册》(唐祈)、《骚动的城》(唐湜)、《旗》(穆旦)等多种诗集。在诗论和诗歌实践上,表现出近似的诗歌观念和创作倾向,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一个流派。他们认为:诗人要“从自觉的沉思里发出恳切的祈祷,呼唤并响应时代的声音”,“在历史的河流里形成自己的人的风度,也即在艺术的创造里形成诗的风格”(《中国新诗》代序《我们的呼唤》)。他们忠实于现实,努力把握时代的脉搏,力求与人民的情感相沟通。在作品里揭露社会的黑暗,抒写人民的苦难与斗争,渴望光明,追求理想。在诗歌艺术上,他们坚持进行探索,吸收西方后期象征派和现代派的艺术技巧,寻求新的抒情方式,努力使新诗现代化。他们为了匡正新诗存在抒情浅显直露、说理抽象枯燥、写景板滞的弊病,主张“新诗戏剧化”和“思想知觉化”。他们重视知性与感性的溶合,注意运用象征暗示与自由联想,将观念、情绪与官能感觉的形象溶为一体,使读者从多层的意象中,感觉到思想的深刻与智慧的光彩。他们的诗作不是复写生活经验,而是通过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来表现自我,从内心的开掘中展现出象征与写实融合的诗美,增强了诗的韧性与弹性。在诗歌语言上,存在着欧化的倾向。新现代派诗人受到新月派与现代派诗风的影响,但是他们没有生活在象牙之塔,而是关注着广阔的现实人生。他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新诗现代化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进入五十年代后,这一诗歌流派中断了艺术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