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303页(337字)

1921年8月30日作。初载于1921年10月7日北平《晨报》第7版。初收于1922年8月亚东图书馆版诗集《冬夜》。诗前附有短序。这是一首纪游诗,抒写秋天时节漫游寒山寺时悲伤摇落的情怀。诗人不满旧社会的黑暗,对劳动群众怀抱同情,但是又感到自身的无力,常有空茫之感。这首诗中凄然冷清的色调,就是这种情绪的流露。俞平伯对旧诗词曲颇有修养,写诗注重意境的创造。他认为写景诗必须染上个人的色彩,采用情景相融的写法。这首诗写得有境有情,情缘境生,境随情感,是他实践自己诗歌主张的一个成功例子。诗人还善于将旧诗词曲的音律,熔铸出新,受到人们的称遒。闻一多曾在《冬夜·评论》里,称道这首诗的音节“不滑不涩,恰到好处,兼有自然与艺术之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