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斑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7页(637字)

中药名。

见江西《草药手册》。别名:大密、芭茅。为禾本科植物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的根。斑茅为多年生草本,高2~4米或更高。根茎粗壮。被鳞片。

杆直立,无毛,具多节,节具长须毛。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60~150厘米,宽2~2.5厘米,除上面基部密生柔毛外,余均无毛,边缘小刺状粗糙;叶鞘无毛或有毛,下部者长于节间,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长1~2毫米,先端截平,具小纤毛。

圆锥花序顶生,大型,长30~60厘米,主轴无毛,穗轴节间长3~6毫米,具长纤毛;无柄小穗披针形,基盘具短毛;第一颖先端膜质而渐尖,背部具长毛;第二颖舟形,先端渐尖并与边缘同为膜质而具小纤毛;第一外稃披针形;较颖稍短,第二外稃披针形,较颖短1/4,先端尖;内稃长圆形,长约为外稃之半;雄蕊3;花柱长而羽毛状。颖果离生。

花、果期5~10月。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及村落附近。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江西、广东、云南等地。本植物的花穗(斑茅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夏、秋采收。

味甘,性淡。

通窍利水,破血通经。治跌打损伤,筋骨风痛,妇人闭经,水肿蛊胀。

内服:煎汤,15克~60克。治月经后期:斑茅根30克,茜草9克,接骨金粟兰6克,铁扫帚根15克,胡颓子树根30克。

水煎,加砂糖、水酒冲服(江西《草药手册》)。

斑茅 1.花序 2.无柄小穗 3.第二颖 4.第一颖

上一篇:斑鸠占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