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189页(1838字)

病名。

①指感受触冒秽浊不正之气而突然头晕、头痛,脘腹胀闷、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四肢挛急,甚则昏厥,唇甲青紫,或于肘窝、腘窝,颈前两旁常见青紫痧筋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内科急症。多见于夏暑季节。《痧胀玉衡》卷上:“痧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急救痧症全集》卷上:“痧者,厉气也,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为蓄为瘀,遇食积痰火则气阻血滞,最忌热汤热酒。”《古方选注》:“痧者,寒热之湿气,皆可以为患,或四时寒湿,凝滞于脉络;或夏日湿热,郁遏于经隧;或鼻闻臭气,而阻逆经气;或内因停积,而壅塞府气,则胃脘气逆,皆能胀满作痛,甚至昏愦欲死。”《痧症全书·论痧》:“古无痧字……惟霍乱条下有不吐泻而腹绞痛者,曰干霍乱,亦名绞肠痧,缘南方体气不实之人,偶触粪土秽沙之气,多腹痛闷乱,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讹也”本病多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为秽浊邪毒所伤,致使气机闭塞,气血淤滞而发,虽多发于夏暑之季,但其他季节亦可发病。感受不正之气,或邪毒秽浊所致痧症,轻者伤于肌腠,阻滞经脉之气,重者壅遏胃肠,导致气血阻滞,脏腑气乱,发为痧症,症见头晕,脘腹闷胀。若饮食所伤,或误食不洁之物,秽浊积于内,阻遏胃肠,闭塞窍道,气机升降失司,可见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腹中绞痛。

所以本病之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外有所感,内有所积,内外相合,相互为患,滞可经脉,郁遏中焦,胃肠受损,气机闭塞,升降失常,乃为痧症。根据痧证的感邪不同和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热痧,系暑热秽浊内阻,经脉、胃肠壅闭为患,证见骤发脘腹闷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口有酸腐臭味,发热头痛,身热不宁,四肢酸楚,或见拘急,舌红苔黄,脉数而濡。

治宜清热除秽解痧。方用连朴饮加味。

热甚者,可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若病势急重者,先服玉枢丹,以芳香开窍;寒痧,多由寒湿中阻,阳气被遏,升降失常,症见骤发腹胀、腹痛,喜暖喜按,呕恶不适,肢冷麻木,唇青舌紫,神疲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脉微。治以散寒除湿,芳香祛秽。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若夹暑湿者,可用新加香藿饮加减,或黄连香藿饮加减;绞肠痧,乃暑湿秽浊之邪,阻遏中焦,气机闭塞,上下不通,其起病急骤,以腹中绞痛频作为特征,肢麻拘急,欲呕不出,唇甲青紫,脉实而伏。治宜辟秽通窍,泻下逐邪。

方用玉枢丹合槟榔四消丸,同时亦可先服痧疫回春丹。痧症宜与藿乱、中暑、中风、痫证、厥证等病证鉴别,其鉴别方法见各条目。

痧证的治疗,除了上述内服法以外,还有外治法,即刮痧、刺痧(放痧)和内外兼治法:处理痧症一般原则是痧在肌肤,当刮即刮;痧在血络,当放即放;痧在肠胃当予内治;若痧气肆行,不拘表里,内外证皆见者,则三法并用。刮痧法:刮痧部位主要在背脊,即后背正中线及中线两侧。

其次为胸腹,在鸠尾附近。颈项,肘窝等处。

刮痧方法为用磁碗口边,或光滑铜币,或用手蘸食油或盐水,自上而下,自内向外,沿上述数条线轻轻刮之,捏之,至局部皮肤泛红隆起,或显示紫黑色痧点为止。放痧(刺痧)法:放痧部位选委中、曲泽、十宣、舌底青筋、百会、印堂、太阳、咽喉两旁。放痧方法是用三棱针或毫针在躯干四肢或头面部穴位上挑刺、直刺放血。委中放痧法,适用于全身酸胀,四肢沉重,尤其两腿酸胀较甚者;曲泽放痧法,适用于全身酸胀,尤其是两臂疼痛,甚至神昏者。十宣放痧法,适用于高热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者。舌底青筋放痧法,适用于干呕不止,或神昏不醒,刮痧后症不减、邪入心包之重症。

百会挑刺法,用于头晕痛。印堂挑刺法,用于头痛较剧者。太阳挑刺法,适用于头痛剧烈者。另外,也可选用针灸配合治疗。

痧症急救时,应保持空气流通,特别是暑热阻遏之痧症,宜保持通风,凉爽。不宜服用热酒、热汤和酸甜食物,可多服淡盐开水,稍冷服;对病势较重之痧症,宜采用急救的综合措施,视病情需要,采用刮痧、放痧、针灸配合,中成药灌服,辨证论治,静脉投药等急救治疗,力争使痧较快地得到控制;痧症标急之候缓解后,饮食忌骤食过饱,以清淡易消化之饮食为佳,以免再伤脾胃,致病情复发,屡患痧症,多因胃气本虚,故痧症愈后,尤应益胃健脾,少食厚味,注意调摄。

另外痧症还有暑痧、瘟痧、阳痧、阴痧等类型。②即疹。《临症指南医案》邵新甫按:“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而如粟象,瘾者,即疹之属,肿而易痒。”

上一篇: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