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隔蒜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255页(420字)

针灸治法。

指用蒜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

隔蒜片灸,即取新鲜独头紫皮大蒜,切成0.1~0.3厘米厚的蒜片,用细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灸3~4壮后,可更换蒜片,继续灸治。隔蒜泥灸,即取鲜大蒜适量,捣如泥状,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灸之。

另外将蒜泥铺平于脊柱上(自大椎穴至腰俞穴),宽约2厘米,厚约0.5厘米,周围用桑皮纸封固,灸大椎,腰俞穴数十壮,以灸至患者口鼻内觉有蒜味为度。灸后应用敷料遮盖,防止发泡及摩擦溃烂,此法称之为长灸。具有消肿、拔毒、止痛、发散、化结之功。多用于虚劳证。

适应于阴疽流注,疮色发白,不红不痛,不化脓者,不拘日期,宜多灸之。

对疮疔疖毒,乳痈,一切急性炎症,未溃者均可灸之。亦治虫、蛇、蜂、蝎咬蛰伤,局部灸之可解毒止痛。治瘰疠,疮毒,痈疽,无名肿毒等外科病症有效。

还可用于腹中积块,肺痨等证。

上一篇:隔物灸法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