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花
书籍:中医辞海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394页(473字)
中药名。
出《医林纂要》。别名:刺花,白残花,柴米米花。
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的花朵。落叶小灌木,多生于路旁。
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新疆等地。5~6月花盛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药材:干燥花朵大多破散不全。花萼披针形,背面黄白色或棕色,疏生刺状毛,无绒毛或具少数绒毛,内表面密被白色绒毛;花瓣三角状卵形,黄白色至棕色,多皱缩卷曲,脉纹明显;雄蕊多数,黄色,卷曲成团;花柱突出,无毛;花托壶形,表面棕红色,基部有长短不等的果柄。气微弱,味微苦涩。以无花托及叶片掺杂,花瓣完整、色白者为佳。味甘,性凉。
清暑,和胃,止血。治暑热吐血,口渴,泻痢,疟疾,刀伤出血。内服:煎汤,3~6克。
外用:研末撒。虚人忌服之。①治疟疾:野蔷薇花,拌茶煎服(《群芳谱》)。
②治暑热胸闷,吐血口渴,呕吐不思饮食:白残花4.5克~9克。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成分:花含黄芪甙,又含挥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