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448页(2322字)

病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粒细胞的过度生成。慢粒是一种常见的白血病,在我国约占白血病总数的15%~25%,仅次于急粒和急淋,占第三位,本病以25~50岁发病率为最高,无性别差异。慢粒患者有G组染色体长臂的缺失,此染色体被命名为ph1染色体,慢粒患者之ph1染色体并非先天遗传,而是后天获得,与某些致癌物质作用有关,ph1染色体除见于中性粒细胞外,亦可在巨噬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幼红细胞等内发现,而在体细胞中却未见到,提示慢粒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近年发现细胞致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与染色体易位、缺失的断裂总相一致。在慢粒患者由于发生了t(9;22),使原来位于9934的致癌基因cabl转移到了pH1染色体上,这种易位引起了cabl的激活,据认为慢粒的发病与cabl的激活有关。研究还发现pH1染色体在慢粒的不同时期其出现率不同,在慢性期经治疗缓解后pH1染色体数目可减少,当疾病复发或处于加速期时,pH1染色体阳性细胞又明显增多,急变时不仅数目增多且会出现新的染色体畸变,说明慢粒患者pH1阳性细胞的持续存在是本病复发和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知G6PD的基因密码子定位在X染色体上,在女性体细胞中的二个G6PD调节基因仅其中之一处于活动状态,作为G6PD杂合子的女性,体内应存在着二种细胞群体,即G6PDA和B型同I酶,研究发现携带有G6PD同I酶的杂合子女性慢粒中,其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及淋巴细胞仅有一种A型或B型的G6PD同I酶,更进一步地提示慢粒的病变起源于多能干细胞水平上。有人用3H-TdR脉冲标记慢粒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以测定各阶段细胞的增殖时间,发现在慢粒时标记指数较正常为低,增殖时却较正常为长,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存留时间也明显延长,通过增殖池时间也较正常延长,而体外祖代细胞能成熟为终末分化细胞亦说明慢粒的生长优势不是来自成熟障碍,慢粒时不但CFU-C数量明显增多,而且血液多于骨髓,CFU-C并包括有pH1染色体细胞,说明慢粒时的全身粒细胞总量明显增加并非由于白血病细胞的迅速分裂和增殖,也不是因成熟障碍,而是白血病细胞通过增殖池以及血中的时间延长,以白血病化的干细胞池扩大,正常是血干细胞池缩小导致大量细胞的积聚。

研究表明脾脏有利于白血病细胞移居、增殖和急变。血中幼粒细胞主要来自脾脏,而且脾脏不仅可捕捉白血病细胞,是白血病细胞的仓库和隐蔽所,并可为其增殖转移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且使白血病细胞在骨髓、血液和脾脏间的往返循环增加,使细胞正常的释放调节过程受到破坏。本病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而在检查血象时发现,其常见症状:周身乏力,头昏心慌,消瘦,多汗,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常见低热,抗感染无效,抗白血病治疗后可下降。

早期出血量少,程度轻,后期约1/3的病人表现为不同程度出血,如鼻衄、齿衄、尿血、便血、阴道出血、皮下出血、眼底出血甚至颅内出血,亦有因脾出血或脾破裂而急诊者。其他可见女性闭经,男性阴茎异常勃起等。一般体征可见: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一般就诊病例都有中度或重度脾肿大,脾肿大的增减与白细胞数有关,出现脾栓塞或脾周围炎时,可有剧烈的腹痛、压痛和放射性左肩痛,脾区可听到摩擦音;肝肿大较轻,淋巴结肿大在晚期出现。

骨痛:约75%的病例有胸骨压痛,在胸骨下部1/2或2/3处压痛,另外,胫骨及肋骨的压痛也常见,少数有关节痛和肌肉痛。

实验室检查:血象:慢性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减少,加速期和急变期则明显减少:白细胞增多,一般在100~250×109/L之间,分类中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其中以中性中、晚幼粒细胞和杆状、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一般不超过10%,另外可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同时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多数增多,少数可正常或减少。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粒细胞系统为主、粒红比为10~50∶1,以中性中、晚幼粒细胞为主,有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原始和早幼粒细胞不超过10%~15%,粒系有丝分裂及嗜碱、嗜酸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多增多,血小板成堆分布,部分病例可伴有骨髓纤维化。生化检查:中性成熟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减弱或缺乏,白细胞中嘧啶脱氧核糖转移酶活力减低,血浆叶酸活力降低,血清溶菌酶增高,血清及白细胞内含锌量减少,镁含量增多。中医学认为①情志抑郁,气滞血瘀:由于七情内伤,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日久脉络瘀阻,瘀血停积,久着为块。

②饮食不节,内生痰瘀:过食肥甘厚味醇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停,凝聚成痰,痰气交搏,血流不畅,瘀块内生。③起居失常,邪毒侵袭:寒温不调,外受邪气,邪毒内伤脏腑,气血不和,脉络阻瘀;或邪毒内郁化热,热灼津血,久而蓄结成块;或邪毒与气血相搏,留滞不散,交结成块;或邪毒化火,见热扰动营血,迫血妄行。

气滞血瘀型:症见脘腹胀满,胁下痞块,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苔薄,脉弦。治宜行气逐瘀,方用膈下逐瘀汤加青黛、雄黄。

正虚瘀结型:症见积块坚硬,疼痛不移,神疲倦怠,不思饮食,消瘦脱形,面色萎黄或黧黑,自汗盗汗,肌肤甲错,头晕心慌,妇女闭经,唇甲少华,舌淡或紫暗,脉弦细或沉细。治宜益气养血散瘀,方用八珍汤加味;或益气养阴散瘀,方用麦味地黄汤加味。

热毒炽盛型:症见胁下肿块,硬痛不移,倦怠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晦暗,骨节剧痛,壮热不退,汗出,口渴喜冷饮,衄血、便血、尿血、或肌肤紫斑,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暗,苔灰黄,脉细数。

治宜清热养阴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或清营汤加味。

上一篇:慢性胰腺炎*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