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细菌性痢疾*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624页(1576字)

本病是由志贺氏菌属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

多在夏秋季节发生流行,儿童发病率较高。病因:志贺氏菌属可分为志贺氏菌及史密斯氏菌、弗氏痢疾杆菌、鲍埃德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等四组,其中以弗氏和宋氏最为常见,传染源是病人及带菌者,病菌通过污染食物或饮水经口传染。

病后免疫力差,且不同组型菌株间无交叉免疫,故易重复及再感染。

病变部位在结肠,尤其以乙状结肠及直肠最为显着,重症患者可累及整个结肠、回盲部,甚至回肠末端。病变主要在肠粘膜及粘膜下组织,早期为充血,水肿,炎性渗出,进而组织坏死,发生溃疡、出血,出现脓血便。诊断:急性菌痢普通型:起病急,畏寒发热,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大便初为水样,1~2天后转为脓血便,每天可达十数次或数十次,每次大便量少,里急后重明显,部分患者一开始即为脓血便,患者常有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轻型: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或稍高,腹痛,腹泻较轻,每日大便10次以内,稀粘便,可无脓血;重型发病急,多有严重的中毒症状,高热,恶心呕吐,大便次数频数以至失禁,稀水脓血样便,腹痛剧烈,腹胀及里急后重显着。

中毒性痢疾多发于儿童,起病急骤,突起高热,烦躁,谵妄,惊厥反复发作,继而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少尿,迅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也可发生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匀。慢性菌痢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后迁延不愈,常反复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腹泻,粘液便或脓血便,或可见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左下腹压痛,或可伴见营养不良。慢性菌痢急性发作:有慢性痢疾史,常因饮食不慎、受凉、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

表现为轻微发热或不发热,腹痛、腹泻加重,脓血便。慢性隐匿型:既往有菌痢史,已相当长时间无临床症状,大便培养可检出致病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有异常发现。物理及化学检查:大便检查,肉眼呈脓血粉液便,镜检可见成堆脓细胞及吞噬细胞,可培养出志贺氏菌。

血象,常见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结肠粘膜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等。X线检查,钡餐或钡剂灌肠造影可见小肠与结肠蠕动增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及肠段缩短等改变。中医认为:常由于饮食不当,如误食不洁之品,或过食生冷,或过食肥甘厚味,造成脾胃受损,使人体抵抗力降低,湿热疫毒乘机侵入胃肠,腑气阻滞,传导失司,而致大便失常;湿热蕴结肠道,熏灼脉络,使肠道气血凝滞,气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血瘀化脓则便下脓血。辨证论治:湿热痢,热重于湿,症见壮热口渴,烦躁不安,下痢频数,赤白相杂、里急下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热祛湿解毒,方用葛根芩连汤或白头翁汤加减。

湿重于热,症见身热不扬、汗出不透,口渴不欲饮,心烦欲呕,胸膈痞闷,身困倦怠,腹胀纳差,下利白多赤少,滞下不爽,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行气导滞,方用白头翁汤加味。

疫毒痢:邪毒内闭,症见高热,烦躁谵妄,反复惊厥,神志不清,呼吸似断似续,舌红光泽,苔黄厚,脉数。治宜清肠结毒,泄热开窍,方用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内闭外脱,症见高热,抽风,昏迷,同时出现面色青灰,皮肤青紫或发花,四肢厥冷或冷汗出,脉微细欲绝,舌淡,苔黄腻。治宜扶正固脱,方用参附汤。

久痢,虚热痢,症见下痢日久,午后低热,心烦口干,手足心热,腹中热痛,小便短黄,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和血止痢,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减。虚寒痢,症见下痢迁延不愈,面唇青白,四肢不温,倦怠少气,口不渴,痢下白粘,甚则滑泄不止,腹痛隐隐,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胃,散寒止痢,方用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症见下痢时作时止,积年累月不愈,大便乍红乍白,或硬或溏,面黄肌瘦,纳呆乏力,舌淡,脉沉弱无力。发作期可参照湿热痢或久痢治疗;休止期以益气健脾温肾为主。兼以导滞,方用参苓白术散或乌梅丸加减。

上一篇:细脉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