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胃粘膜脱垂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767页(907字)

内科病名。

指胃窦部粘膜通过幽门脱垂入十二指肠而致的一种病症。本病可单独存在,亦可继发于其他疾病。

好发年龄为30~50岁,以30~40岁多见。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

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等病范畴。引起胃粘膜脱垂的因素可分为原发性因素,如高度活动的胃皱襞及先天性胃皱襞肥大;继发性因素,如急、慢性胃炎,溃疡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粘膜水肿;粘膜的恶性浸润,如淋巴性白血病等,均可致粘膜皱襞增厚或使粘膜肌功能不良,发生胃粘膜脱垂。

本病临床特点见不规则的上腹部疼痛,多发于饭后,常呈阵发性,服用碱性药物不能缓解,伴有上腹胀满,嗳气恶心、烧心、右侧卧位易发生上腹痛或使其加重,左侧卧位常可使疼痛减轻。幽门梗阻时,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痛,伴呕吐。

上消化道出血时,轻者大便潜血阳性,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本病的主要病因为饮食失节,或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或过食生冷,或过食肥甘辛辣,以致食滞中焦,或寒积于中,或湿热中阻,损伤脾胃而发为胃痛;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久病不愈、致脾胃虚损,中阳不运,阴寒内生,或恼怒忧思,肝郁气滞,或气郁化热,灼阴伤津,致脾胃阴虚,或气滞血瘀,瘀阻胃络而发为胃痛。

临床上饮食积滞者,症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吐后则舒,纳差,大便不爽。治宜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选保和丸加减。

肝胃郁热者,症见胃脘灼热疼痛,两胁胀痛,胸闷嗳气,嘈杂反酸,口苦咽干。治宜疏肝和胃、清热止痛,方选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脾胃虚寒者,症见胃脘隐痛,食冷遇凉加重,泛呕恶心,纳差便溏。治宜益气健脾、温阳止痛,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

或附子理中汤加减。胃阴不足者,症见胃脘隐痛,灼热嘈杂,口干舌燥,渴喜饮冷,饥不欲食,便干。治宜养阴益胃,方选沙参麦冬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胃络瘀阻者,症见胃脘疼痛、痛定不移,痛如刀割,拒按,入夜尤甚。

或见呕血、黑便。

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或膈下逐瘀汤加减,或可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章门、期门,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如出现幽门梗阻,反复大出血,或怀疑癌变者,用内科治疗方法不显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上一篇:胃脘痛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