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盗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435页(703字)

病证名。

又名寝汗。指睡中出汗,醒后即止。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医略六书·汗病》:“盗汗属阴虚……盗汗乃睡中汗出,醒则汗收,因阴气空虚,睡时卫气乘虚陷入,则表无护卫而营中之火独旺于外,蒸腾汗出,醒则卫气行阳而气固于表,其汗乃止。多见于虚劳之人,宜养阴清热。热盛者,当归六黄汤;阴虚者,六味地黄汤。

”《伤寒明理论·盗汗》:“杂病盗汗者,责其阳虚也,伤寒盗汗者,非若杂病之虚,是由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张氏医通·盗汗》:“酒客睡中多汗,此湿热外蒸也,二妙散加白术、防风、牡蛎。……伤寒阳明少阳证盗汗,柴胡、葛根随证主治。温热三阳合病,目合则汗,白汤。”《景岳全书·杂证谟》:“若睡中盗汗而无火者,宜参苓散、独参汤主之;若阳气俱虚者宜参附汤、大建中汤之类主之。”《证治准绳·盗汗》:“虚劳之病,或得于大病后阴气未复,遗热尚留;或得之劳役、七情、色欲之火,衰耗阴精;或得之饮食药味,积成内热,皆有以伤损阴血,衰惫形气。阴气既虚,不能配阳,于是阳气内蒸,外为盗汗,……。”《丹溪心法·自汗》:“盗汗者,谓睡而汗出也,不睡则不能汗出。方其熟睡也,凑凑然出焉,觉则止而不复出矣,非若自汗而自出也。

”若症见久咳虚喘,虚烦少眠,寐则汗出,形体消瘦,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脉细数,舌红少苔。

属于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若症见心悸少眠,睡则汗出,气短神疲,面色不华,脉细,舌淡苔薄。属于心血不足,治宜补血养心,方用柏子仁汤。若盗汗兼有肢冷身寒,脉细而沉,倦怠懒言等症,则属气虚、阳虚,治宜益气固表,方用黄芪建中汤加人参。

上一篇:密蒙花散 下一篇:梁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