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73页(1324字)

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或曰生产的国际专业化,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的延伸和继续。

国际分工只有在国家出现以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得以产生。具体地说,国际分工是在产业革命以后,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才出现的。克思指出:“机器发明之后分工才有了巨大进步”,“从前结合在一个家庭里的织布工人和纺纱工人被机器分开了。

由于有了机器,现在纺纱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在机器发明以前,一个国家的工业主要是用本地原料来加工”,“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68-169页)马克思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机器大工业对国际分工的产生起了决定作用,也说明了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密切相联。

机器大工业的确立,使生产的规模和能力不断扩大,这就要求为它所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提供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而它所消费的大量原料和粮食也需要日益扩大的供给来源。本国的原料也不足以满足其生产的需要,它需要从别国甚至是非常遥远的国家或气候悬殊的地带运来原料。

大工业所生产的产品,不仅可以供本国市场的需要,而且可以供应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需要。一句话,机器大工业不仅需要有国外的原料产地,也需要有国外的贸易市场。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确立,交通运输工具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运输费用下降了,通讯设施也大大地发达了,这对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资产阶级为了追逐利润,扶持着机器大工业所生产的廉价商品,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利用便捷的通讯设施,往来奔走于世界各地,冲破闭关自守的重重阻力,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了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产物。国际分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向国际化发展,世界市场也必然会不断扩大。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也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反之,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国际贸易的经常化与增长,也强有力地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迅速发展,使国际分工的地域范围大为扩充,部门更加多样化和专门化,世界上已经存在着的同一类型国家之间如发达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社会主义各国之间、不发达的各国之间和不同类型国家相互之间(如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关系在空前加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除了决定于本国的条件之外,还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是不平等的。

不发达国家是发达国家的重要资源产地、投资场所和商品销售市场,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分工加深了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掠夺。(相重光:《国际分工》,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11月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