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小儿瘀热发黄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341页(470字)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瘀热在里而发生的黄疸,即黄疸之阳黄热重于湿证。多因外感湿热疫毒之邪,内伤乳食积滞化热,热邪蒸腾小儿肌肤而发黄。《圣济总录》第174:“小儿瘀热在胃,或湿热相搏,熏在肌肉,其证目黄,身或热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伤寒,或得之邪气,或得之风湿,皆脾胃气虚,邪热与谷气相搏所为也。”《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黄疸病候》卷45:“黄疸之病,由脾胃气实,而外有湿气乘之,变生热……热搏水谷气,蕴积成黄,蒸发于外。”此证多见于黄疸初期或素体强壮者,尤以小儿“体禀纯阳”湿邪更易化热,热结中焦,肝胆失于疏泄,淫于肌肤,蕴结发黄。临证可见发热,早期或有恶寒,身目发黄如橘子色,其色鲜明,倦怠少食,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腹痛胁痛,大便秘结,小便黄如浓茶,脉滑数,舌红苔厚,指纹红紫而滞。治宜清热利湿,通下退黄。

方用茵陈蒿汤加减。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可加薄荷、藿香、佩兰、野菊花以解表化湿;呕逆者,可加橘皮、黄连、竹茹降逆止呕;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中焦积滞,宜用枳实、焦三仙、木香消食化滞,消胀止痛。

上一篇:小儿痿证 下一篇:小儿溺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