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痿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341页(1382字)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肢体筋脉弛缓,表现为抬举、握持、起坐、行走、蹲站等软弱无力,不能行动,日久肢体瘫痪废用,甚至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临床上以下肢痿软为多见,故亦称痿躄。
本病多起于温热病后,亦有部分患儿初生后就显症状,而随年龄增大,症状逐渐加重者,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一般以5~10岁最为多见,四季均可发病,但以5~10月最多。本病发病原因有气热伤津、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虚。
小儿乃纯阳之体,受邪之后,极易化热化火,伤津耗液,尤其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或病后邪热未清,肺受热灼则阴津伤,筋脉失养,痿而不用,心、脾、肝、肾诸脏有热,热盛伤津,筋失濡养亦可生痿,即《内经》诸痿起于肺热,五脏皆可致痿的道理。久居湿地,湿热浸淫筋脉,或小儿饮食不知自节,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内蕴,壅于络脉,而成痿。又小儿素体脾胃虚弱,或因病致虚,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津液气血之源不足,肌肉筋脉失养可生痿,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失调,导致肝肾亏虚而筋脉骨骼失养而成痿。《证治准绳·幼科》中有:“凡脾胃之气不足者,长夏暑湿之令,则不能升举清阳,健运中气,又复少阳相火时,热伤元气,则肢体倦怠不收,两脚痿弱。”小儿痿证是小儿痿软无力之证,应注意与偏枯、脚气的鉴别,还要注意与中风、痹证、厥证鉴别。偏枯属中风的一类,起病急骤,表现为偏瘫,脚气多有作肿苦痛之状,痹证有痛,厥证为四肢逆冷。小儿痿证的治疗,初起重在祛邪,后期重在扶正,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型施治。气热伤津型证见突然两足痿软无力,或四肢全瘫,或恶寒发热或低烧。
皮肤干,心烦口渴,咳嗽无痰咽干,溲赤热痛便干,舌苔薄黄或黄,质红,脉象浮数。治宜清热润津,滋养肺胃,用清燥救肺汤加减,若出现吞咽困难,发呛,呼吸困难,咳嗽无痰此乃肺胃气阴两伤,用玉华煎治之,若肢冷形寒汗出形成痿厥,急用回阳救逆法,用上方加附子、肉桂之品。若为湿热浸淫型,可见两下肢痿软,足跗微肿麻木,喜冷恶热,身重身热,面色发黄,胸脘痞满,小溲赤涩热疼,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方用三妙丸加味。若脾胃虚弱型则可见渐渐下肢痿软无力,肌肉消瘦,甚至萎缩,饮食少,大便溏,甚则脱肛,面浮,面色无华,舌苔薄白,脉细,治宜益气健脾,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若属肝肾亏损型,则见起病较慢,肢体酸软无力,腰膝酸,并有头晕或遗尿,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方用虎潜丸加减。
可用桑叶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寄生15g,土牛膝10克,煎汤加黄酒1盅,每日用清洁纱布蘸药液,在瘫痪部位搽擦2~3次,使筋脉流通可配合针灸治疗,上肢取曲池、外关、合谷、后溪,下肢取环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绝骨、阳辅,肺热加尺泽、肺俞,湿热加阴陵泉、脾俞。也可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取足三里、三阴交、曲池、臂臑,每穴1次注入0.3~0.5毫升治疗上下肢痿证,还可用梅花针,用条刺法中等强度叩打脊柱两侧从大杼至三焦俞,督脉从大椎至腰阳关,任脉从中脘至关元,足三里向下至绝骨,委中向下至承山和上肢外侧前侧以舒通经脉。
注意平日加强体格锻炼,及时接受预防接种;作好孕妇保健,防止妊娠期间的感染和外伤,减少产伤,患儿病后及时治疗,加强患肢的被动活动及按摩推拿,改善患肢功能,预防肌肉萎缩,病后要定时翻身,定时检查以预防褥疮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