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子午流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403页(626字)

基础理论名词。

见《针灸大全》。子午流注理论的起源可追溯至《内经》成书时期,在《内经》中反复记载的《揆度》、《奇恒》、《上经》、《下经》等上古医籍中所论及的“气之通天”、“病之变化”、“以四时度死生”等等,均为子午流注理论的萌芽。《内经》、《难经》详细论及了五输穴及各经脉气的开合、出入,奠定了其理论基础与依据。

宋金元运气学说大盛,子午流注理论亦得以成熟,金·何若愚着《子午流注针经》为此期代表着作。

子午为十二地支中第1和第7位数,以十二时辰合之,子时为夜半,阴阳交替、阴极阳生之时,午时为日中阴阳交替,阳极阴生之时,故子午代表阴阳的对立依存消长与转化,是时辰符号,又是变化界线;流注为流动灌注之意,喻人体气血按经络系统做循环无端之运动,如同江河水流不息,汇聚成海又灌渗各方。而将二者配合,就建立了一条人体气血随时辰阴阳变化而有盛衰开阖的规律。气血应时至某处,该处穴位逢时则为开为盛;气血过时,该处穴位过时则为阖为衰。所以在临床治疗选穴和选择时间上,要掌握子午流注规律,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衰,以达到条畅经气、调和气血、变理阴阳的整体治疗目的。

《针灸大全》卷5:“夫子午流注者,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

”即为此意。子午流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萌发较早的、具有时间医学内涵的一种学说。

上一篇:子午补泻 下一篇:子午流注与气功健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