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支气管哮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413页(1861字)

内科病名。

由于外在或内在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致使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阵发性支气管痉挛而致的气急、咳嗽、咯泡沫痰和肺部伴有哮鸣音。中医认为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呼吸急促,喉间有痰鸣为主证。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叙述哮喘证时说:“哮者,气为痰阻,呼吸有声,喉若拽锯,甚则喘咳,不能卧息……”。

历代医家如朱丹溪、王肯堂、李梃等人提出“呼吸气促者谓之喘,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喘促喉中如水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从概念上哮与喘虽有区别,然而中医古籍中又强调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有关,此外气温、湿度、气压、药物、食物、精神因素、内分泌、运动等皆可出现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哮喘。中医则认为哮喘的发生,其内因为素有伏痰,而痰的产生是由于脾虚失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久之宿痰内伏,亦即所谓之“伏饮”,后因感受外邪,或其他诱因促使发作。

《内经》:“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即说明哮喘之病机及病变部位。《景岳全书》:“哮喘有宿根,遇害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巢氏病源候论》:“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营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直指方》:“惟夫邪气伏藏,痰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促急,填塞肺脘,激动争鸣,如鼎之沸而喘之形状具矣”。

《赤水玄珠》:“有自幼童时酸咸之味或伤脾,或抡肺,以致痰积气道,积文生热,妨碍升降而成哮症。一遇风寒即发……,有饮食厚味伤脾不能运化而伤者,伤脾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径遂(气管),肺气为之不利,则胸满腹痛,盗汗潮热,昼夜发哮,声如拽锯……。有房劳太过,肾水衰少,不能制火下降,火寡于畏而侮所胜,肺金受伤,金伤则生化之源绝……”。

可见古代医家对本病病因除外邪外,也很重视七情(精神因素)的激惹及饮食劳倦等激发因素。在病机方面强调内有“伏饮”,“外邪犯肺”,即重视体内环境的异常,又重视外在的诱因,外邪犯肺,内外合邪,痰气交阻,致使肺失宣降,升降失司而作喘。临床诊断西医根据其症状分为吸入型(外源性)、感染型(内源性)、混合型。

中医则分为实哮(急发期)及虚哮(缓解期或迁延期)。实哮又分为寒哮:①外感风寒证:发作初期,多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无汗,咳嗽气逆,咳痰清稀,常有鼻涕,咳逆倚息不得卧,喉口有痰鸣,舌苔薄白,舌质胖嫩,脉象浮紧。

②内外寒证:咳喘不得平卧,形寒肢冷,痰清稀,喜热饮,舌质胖淡,苔薄白。③寒包热证:在内外寒证基础上,治疗不当或病情迁延,内有寒邪郁而化热,除出现表寒症候外,兼见肺热症候,痰由白变黄,或出现大便闭结,舌质淡尖红,薄白苔变为微黄,或白腻苔变为黄腻苔。

热哮:哮喘发作,咳逆倚息不得卧,面色红,发热,咳吐粘稠白痰或黄痰,且不易咯出,尿黄,便干,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虚哮:主要表现为:气虚多指肺气虚与脾气虚,症见面色苍白,形体无力,气短易感外邪,舌体稍淡,苔薄白,脉缓无力或细弱者为肺气虚。

症见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四肢重坠无力,食纳差,食后胃脘痞满,时而呕恶,痰多成白色泡沫状,舌胖淡,苔腻,脉弱或缓者为脾气虚。肾虚多指肾阳虚及肾阴虚。

症见气短,肢冷畏寒,神疲乏力,面现浮肿,尿频,腰酸体软,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者为肾阳虚。症见气短,四肢不冷,午后五心烦热,口干而不欲饮;口干咽燥,盗汗颧红,舌红少津,或舌瘦无苔呈镜面舌,脉沉弦数或弦细数者为肾阴虚。西药治疗多用支气管扩张剂,如副肾上腺素、麻黄碱、氨茶碱、喘定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另外用多种抗生素控制炎症,属于过敏性者,用脱敏治疗。

中药治疗,属外感风寒者,治以辛温解表、宣肺平喘。方用小青汤加减。

属内外寒证者,治宜散寒定喘,温阳化痰。

方用小青龙汤加减。

属寒包热证者,治宜温散表寒、兼清肺胃内热。方用大青龙汤加减。

因于肺气虚者,治宜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减。因于脾气虚者,治宜健脾化痰平喘。

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因于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肾阳,兼顾肾阴。方用右归丸加减。因于肾阴虚者,治宜滋补肾阴,兼顾肾阳。方用知柏八味丸加二仙汤。总之哮喘治则以急则治其标,在发作期,根据脉证分寒热虚实,法当宣肺平喘,兼或清肺利痰或温肺豁痰。迁延期和缓解期则缓则治其本,分别以扶正为主,兼用宣肺定喘和扶正固本长期治疗。另外,中医对本病尚有割治疗法,敷贴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注射法。

上一篇:支气管扩张*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