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425页(1141字)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大当门根,天冬。
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块根。干燥的块根呈长圆纺锤形,中部肥满,两端渐细而钝,长6~20厘米,中部直经0.5~2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有时有细纵纹或纵沟。偶有未除净的黄棕色外皮。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黄白色,半透明,中间有不透明白心。臭微,味甘微苦。
以肥满、致密、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主产贵州、四川、广西。此外,浙江、云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河南、江西等地亦产。以贵州产量最大,品质亦佳。
拣去杂质,水洗净,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段、干燥。味甘苦、性寒。①《神农本草经》:“味苦,平”。
②《名医别录》:“甘,大寒,无毒”。③《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肾经。
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
《神农本草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内服煎汤,6~12克;熬膏或入丸、散。
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①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冬捣取汁1斗,酒1斗,饴1升,紫菀4合,入铜器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1丸,日可3服(《补缺肘后方》)。
②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③老人大肠燥结不通:天门冬240克,麦门冬、当归、麻子仁、生地黄各120克。熬膏,炼蜜收。每早晚白汤调服10茶匙(《方氏家珍》)。
④治疝气:鲜天冬15~30克(去皮)。水煎,点酒为引内服(《云南中草药》)。含天冬酰胺、瓜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等19种氨基酸,β-谷甾醇、5-甲氧基糠醛、葡萄糖、果糖、及多种低聚糖等。苦味成分为甾体皂甙。
①抗菌作用:煎剂体外试验对炭疽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②抗肿瘤作用:体外试验(美蓝法及瓦氏呼吸器测定),天门冬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脱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印度产同属植物Asparagus racemosus中所含皂甙,对动物子宫有催产的作用。③杀灭蚊、蝇幼虫的作用:将切碎的根置水中使成0.5%~1%浓度,可使其中的孑孓于72~96小时后全部死亡,2%~5%浓度时,经3~4天,可使其中的蛆死亡70%~100%。
天门冬药材